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374篇
科学研究   64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29篇
综合类   2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9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漫说大学治理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自身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办学利益主体,大学治理结构是为了回应当代大学组织呈现"冲突和多元利益"特点的治理需要,建构能够体现利益相关者组织属性和委托代理关系特点的决策权结构.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变化为政府与高校建立具有委托代理性质的契约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操作空间.我国大学已迈过了前治理时期,治理问题对于我国大学已不再是一个虚幻的、空谈的命题.就大学治理结构对于当代大学发展的价值而言,它是比管理结构更具基础性的一种制度结构,其根本目的是建立大学决策过程与社会权利主体的合理联系,实现社会价值平衡.  相似文献   
82.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以人民民主为本质内涵.在党领导下所要倡导的法治文化,正是党领导下的以法治国所需要的先进文化.法治文化的建立,正是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和必要因素.法治文化的建设,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从经济、政治、社会、法制和文化等多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法治国家的建立,必须依赖市场经济的经济基础、政治体制的社会基础、正义公平的法制基础以及法治导向的文化基础等作为地基铺垫来实现完成。而在众多要素中,文化要素是其中关键的因素,没有这个由文化到政治、由抽象观念到具体制度的转化,就不会有现代法治.所以,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建设,是推动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中强有力的精神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83.
清朝入关后的立法活动,虽以《大清律例》为代表,但不限于《大清律例》,除去律以外。还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法制建设。但最为重要和基本的,当然就是律和例了。在清代,律,就是大清律;例,就是条例。清王朝建立后,曾于顺治四年(1647年)、雍正三年(1725年)和乾隆五年(1740年)分别颁布了《大清律集解附例》、《大清律集解》和《大清律例》三部正式的成文法典,最后定本律四百三十六条,附条例一千零四十九条。本文主要论述律例之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84.
文章从传统文化中规则意识出发,研究传统文化中“合规则性”的表现、发展。认为规矩意识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对规范的认可、服从和崇拜,在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普遍接受社会通行的价值观及规则,“合规则性”是国人自然品性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人从生存到审美的合规则意识都为在职业教育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机整合提供了基础,职业教育必须从传统文化的营养中培育以“合规则性”为核心的现代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85.
当代中国对法治价值目标的定位和选择存在着诸多失当现象,主要是当代中国法治生成的主客观条件虽已具备,但并不成熟所致,特别是当代中国在法治秩序的建构过程中仅强调法治的外在价值及外在价值目标的选择,而过分忽视法治的内在价值及对法治的内在价值的选择而产生的事与愿违的结果。因此,必须全面认识法治价值,对法治价值目标进行双重的定位和选择,即不仅关注法治的外在价值及外在价值目标的选择,而且关注法治的内在价值及内在价值目标的选择。  相似文献   
86.
道是老子哲学立论的基础。老子的道在其哲学系统中主要包含本体之道、规律法则之道和人生准则之道三重意蕴。本体之道是具有高度抽象意义的存在本体,又包含宇宙生成的动力和物质性的存在两种含义。规律法则之道是对事物运动变化的把握,主要包含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和循环运动规律。人生准则之道是人生活方式与处事的方法,包含生活方式和人或事物状态两种意蕴。本体之道是老子哲学的出发点,规律法则之道是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人生准则之道是老子哲学的落脚点。三重意蕴下的道紧密相连,在老子哲学中贯通始终。  相似文献   
87.
辛世俊  高梅 《天中学刊》2001,16(4):11-14
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发展,是对中国古代精神文明的借鉴,以德治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法治与德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具有不同的地位和功能,但在根本目的、基本精神和作用方式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以德治国要着眼于道德建设,尤其要重视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88.
李斯作为秦朝政变的核心人物, 他的思想与秦朝的命运息息相关。李斯的功利观源自于法家的人性理论, 而“帝王之术”是法家人性理论的具体体现, 通过研究“术治”理论及李斯坎坷的一生就会发现, 李斯的功利观与秦朝的短暂存在密切相关, 李斯为了得之不易的功名利禄而拥立胡亥继位, 使秦朝的暴政进一步恶化, 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89.
学习环境承载着学习和学习者需求的表达。学习环境的设计需要在终端用户(学生)和社会利益之间、在传统和创新之间不断平衡。当前以传统学校为代表的学习环境设计忽视终端用户和个体用户的主观需求,过于重视社会效益等客观需求。未来教育的实现和发展需要依托创新型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进步。基于智能技术支持,以学习环境重构为引领的学校变革是未来学校发展的必然方向。通过在学习环境中融入适切性智能技术能够平衡学习环境中的人类需求冲突。智能学习环境的需求平衡模型是智能学习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两个部分:(1)智能学习环境需求平衡解析模型——解析智能技术与学习环境内需求冲突之间的主体关系;(2)需求平衡关注度计算模型——计算学习环境的需求平衡程度,以及智能技术干预之后的学习环境的平衡结果。虽然该模型尚属于“概念型公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其提出为智能时代的学习环境设计,以及学习环境中需求冲突的测量和解决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政府职能转变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政府职能要从计划经济时代延续下来的"全能政府",转变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服务型政府",从原来的"统治"走向"治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本文仅就其中的一些问题做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