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411篇
科学研究   56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28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31.
《左传》是我国首部以编年为次序、以鲁国十二公为传主,系统记述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文史作品。文章在概述《左传》文化价值的基础上,梳理了两千多年来关于《左传》文本与作者的主要学术争论,甄别《左传》流变过程中的22个关键文本。  相似文献   
32.
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在新时代的大潮下应不断传承发扬。公共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的传播枢纽,作为文化传承、传播和创新的重要基地,理应在茶文化传播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以实践工作为例,根据泉茶文化特点,通过开展读者调查,打造了茶文献特色专架,开展了沙龙、讲座、展演等活动,构建了包括开放性、综合性、体验性和生活化特点的“OCEL”公共图书馆特色茶文化阅读推广模式,助力茶文化阅读推广。  相似文献   
33.
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公私观念逐渐形成,最终“立公灭私”成为主流思想,并影响到后来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但深入分析此观念可以发现,“立公灭私”从形成之初,理论上就存在着逻辑矛盾,实践中也陷入解决不了的困境。公与私的纠结不清、逻辑混乱,对后来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进程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中国古代对孝道普遍持久的推崇,其根本动机与其说是伦理的,毋宁说是政治的.早在中国历史的传说时代,孝治观念即具雏形.绵延至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历史的剧变,孝治传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百家争鸣之际,提倡维系者有之,攻讦问难者亦有之.在诸子之间的理论交锋中,中国古代的孝治观念正式确立了"移孝作忠"的基本原则.发生于春秋汉初之间的这场理论嬗变为中国传统孝治原则的最终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35.
<春秋经传集解>总括范围副词主要有"皆"等十五个,常用于动词谓语句,修饰动词;部分还可以用于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就其语义指向而言,多数可以前指主语,部分可以后指宾语,"皆""同""俱""备"等语义还可以指向上文的动词谓语.部分先秦常用总括范围副词在<集解>中已经消失,中古新的总括范围副词在<集解>中尚未出现.  相似文献   
36.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有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悲哀,有游子思妇间“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的凄凉,但李泽厚先生说他从中得到的感受是“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只是一种“轻烟般的莫名惆怅和哀愁”。此中原因主要是诗句中一些比较重要的语词或意象的指向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廖萍 《现代情报》2003,23(7):72-73
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Springer Link的使用方法和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8.
晋悼公三年(前571年),晋会九诸侯城虎牢以逼郑;晋悼公十一年(前563年),晋荀偃、士帅师灭阳之国,以其故地与宋,虏其君归,徙其族嗣于霍人;晋平公十一年(前547年),卫大夫孙林父以其采邑戚叛卫属晋,晋赵武会诸侯疆戚田,取卫西鄙懿氏六十邑予孙氏。  相似文献   
39.
本文针对春晚语言类节目的社会功能进行分析,指出其对年度流行语、对地域方言、对地方艺术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40.
通过对孔子“何以”及“如何”创作《春秋》的考察,汉代今文经学家在《春秋》释义过程中引领出的关于“文”的看法和观念形成一套经学文论话语,其实质是如何在语文写作中寄寓王道理想。今文《春秋》释义分别在“文”的发生论和创作论上发生了意义,而其以“王道”统摄《春秋》释义的基本思路,更决定了其“尚用”的功能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