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65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4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苏轼是我国北宋中期文坛上的领袖,黄庭坚为苏门学士并开一代诗派。师徒之间诗文酬唱频繁,友谊非凡。从他们大量的酬唱诗文来看,二人之间的友谊体现在他们生活志趣以及人格理想上的相知相通,诗歌艺术上的交流切磋、争奇斗巧和宦海沉浮,人生遭遇中的勖勉与慰藉等方面。  相似文献   
52.
苏轼的诗歌中有一百二十多首有序言,其诗序的实质就是直接以“文”的形式作为“诗”的一部分,就是“以文为诗”。苏轼的诗序内容丰富、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同时,诗序与诗歌正文在内容、用韵、意蕴、风格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只有在诗歌整体中,超越诗序与诗歌正文的内容意义与审美风格才会呈现出来,诗序只有在诗歌整体中才能实现其价值与功用的最大化。“文”成为“诗”中不可分割的有机体,苏轼就这样以诗序的形式对“以文为诗”作出了发展。而苏轼笔下的诗序之所以有如此风貌,既根源于宋代的文化思潮,也是苏轼精神主体之彰显、内在素质自然流露的结果。  相似文献   
53.
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知密州(治所即诸城)。次年八月修葺城之旧台,采其弟苏辙之意,取《老子》篇"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中"超然"二字命名为超然台,意为"超脱尘世,乐天知命"。此后超然台逐渐成为一个登高远眺、吟诗作赋的场所,由此超然台亦被称为"词赋胜地""千年名台"。然而几年之后在熙州(治所即临洮)地区又出现了一座超然台,这种超然台的"时空位移"现象,除反映熙州当地盛行道家文化外,这主要是受到了苏轼超然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宋代诗人喜欢"以才学为诗"。苏轼尤甚。苏轼之所以喜好"以才学为诗",自有其不便言说的独特的创伤初衷,这就是:(1)要抒胸中"忧愁不平气",(2)作家(诗人)与学者兼于一身特殊身份所使然,(3)强烈开宗立派意识所驱使。由此形成了苏轼独特的文本类型,即:(1)用典使事型,(2)多次韵型,(3)艺术鉴赏型,(4)因物寓理型。同时,苏轼在"以才学为诗"的实际操作中,自有其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审美特征:一是经史百家学问穿插互用;二是以才学寓托诗人心志和寻求精神之"适";三是凭才学拓展诗歌题材。此外,苏轼"以才学为诗"具有极其重要的创作意义。  相似文献   
55.
苏轼流徙海南,旅居雷州,留下了诗歌、书牍和遗迹。其中《和陶止酒》在符号化的过程中形成了雷州苏轼符号,其象征意蕴集中体现为"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象征义无反顾、旷达潇洒和重情重义的苏轼精神。文章以苏轼在雷州作《和陶止酒》为基础,从"止酒"的不可止酒、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三个方面,诠释了苏轼的价值选择、人生姿态和社会取向。  相似文献   
56.
张曙是左翼音乐运动的一员猛将.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二百多首从多方面反映当时革命斗争和广泛表现被压迫人民生活的歌曲作品,在抗日救亡运动中树起了一面旗帜.本文对张曙创作的歌曲进行全面的梳理,从作品的时代性、民族性和独创性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7.
从唐人小说、戏曲及笑话集中考出《镜花缘》许多素材来源,有助于理解、把握《镜花缘》的创作过程和艺术风貌。这些素材来源包括故事题材、人物形象刻画和人名来源、风神与花神的矛盾及强盗惧内等笑话,可见《镜花缘》取材的广泛和风格多样化的缘由。  相似文献   
58.
文本细读是建立在文本语义细致分析上的一种批评方法。通过对苏轼、辛弃疾两首著名的怀古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文本细读,可以发现,苏、辛虽然都为豪放词派的代表,但是二者的词风在豪放整体风格的基础上还是有差别,主要表现在:苏词往往由历史进入更为广阔的思考,多呈现超脱旷达之风,词境壮阔,气象宏大,更多关注的是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而辛词则多雄浑悲慨,表现出炽烈的英雄豪情,追求的是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59.
钟嵘《诗品》将陶潜列入中品,且以为其诗源出于应璩,这一断语至宋以后颇受人诟病指责。实际上,钟嵘此说之所以会导致宋以后普遍的批评,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应璩诗颇多亡佚,后人不得窥其全貌;二是陶潜诗由晦而显,至宋而极,后人遂以为应璩不足以笼罩陶潜耳。  相似文献   
60.
亲情与友情是苏轼内心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无论是对家人还是对友人,都流露出真挚、坦率、忠诚、热烈的情感与高尚品格。他的诗词作品就是这种观念的绝好见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