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32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54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吴敬梓的扬州诗词特色鲜明。它大致体现为:多种表达方式有机结合;善于用典,运古如新;锤炼字句,讲究修辞。吴敬梓扬州诗词自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92.
基于比较方言学和区域类型学视角,本文力图证明:1)差比式X+A+过+Y是粤语区别于其他方言的一个显著特征,而少数闽、客、官话方言采用该式则是粤语影响的产物。2)东南亚语言在过型差比式上的共享特征导源于粤语X+A+过+Y的区域扩散。3)粤语差比式X+A+过+Y源于自身的独立创新而非古汉语特征的承继。  相似文献   
93.
琉球写本《人中画》的与事介词替可表达与事范畴的受益、相与和指涉三种关系,这与当时的北京官话不同,而与今天的吴、闽、粤、客等典型的南方方言与事介词的功能分布相平行。典型南方方言保留了古代汉语使用一个介词通表与事范畴三种关系的用法,北京话、西北方言和普通话却不存在这种现象,而用不同的介词来表达,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具有方言类型学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
贵州省贵定县谷撒寨苗语今有A、B、C3个声调,古*D调舒化后-k尾韵音节归入今C调,-p、-t尾韵音节归入今A调。古浊塞音、浊塞擦音弱化为浊擦音后,声母清浊的区别特征仍然存在,并增加了爆发—非爆发的发音方法区别特征,使得古苗语调类在谷撒苗语中直接保存下来并有新发展。谷撒苗语的声调特点说明汉语方言在声母保持清浊相区别的前提下有调类存古的可能性。调类存古的条件之一是在声母清浊相区别的基础上增加爆发—非爆发区别特征,来替换可能出现的音高区别特征;没有增加新区别特征的存古型调类会逐渐分化。  相似文献   
95.
做大做强扬州市旅游业,必须进一步加快旅游转型升级步伐,推动县域旅游业快速发展,实施扬州旅游"一县一品"战略。本文指出扬州市县域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实施"一县一品"战略、发展扬州县域旅游的作用和意义,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推进措施。  相似文献   
96.
《扬州画舫录》和徽学关系密切。侧重从两淮徽籍盐商视角考察,可知其在清代康乾时期已跃居为两淮盐商的主体,极大地推动了扬州各项事业的发展;徽人重视儒商互补,经商固本,诗礼承家,子孙后代走科举仕进道路,以至形成一些声誉远播的名门望族;受徽州深厚文化积淀沾溉的徽人及其后裔,依凭才智、能力成功融入扬州社会,涌现出一大批学者、文士、艺术家等社会名流。应当重视《扬州画舫录》与徽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97.
湘方言动物性别称谓词汇是畜牧业和农业社会生产方式的反映,是不同历史时期积累起来的各种词汇形式的集合。结合方言学和社会学的方法,通过调查不同称谓词语使用百分比来考察该称谓的生命度以及发展变化的趋势,以此探讨新湘方言中新派和老派在动物性别称谓上的差异以及性别称谓词语发展变迁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98.
系统归纳新加坡双语教育模式的历史与现状,并在各民族社会交际语言向英语转移的大背景下,分析比较华族三代人使用英语、华语(普通话)、汉语方言的最新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双语模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新加坡60多年双语教育的历史进程中,汉语方言的使用即将绝迹、华语先升后降、英语持续快速上升的现象与"过渡—保持双语教育模式"的演变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
商洛人口根据移民来源的先后可分为两批,一批是本地人,主要分布在商州、丹凤、洛南等市县城市广大地区,讲此种语言的人主要是当地土著居民和明代移民至此较早的"大槐树人",他们以主户自居。另一批是第二次移民高潮来陕的人,他们的祖先于清初伴随着"湖广填陕南"的浪潮从江南和广东、福建沿海等地入陕定居,故被称作"客户人",其名称和"客家人"的叫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商洛的本地人还称"下湖话"为"蛮子""山蛮子""鬼蛮子",下湖人则称本地话为"瞎家伙话""爪子话""奤子话"。在相关方言材料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各种称谓的说法作出了相应地解释。  相似文献   
100.
渭南方言词很多都是古汉语词汇的保留,在古代典籍中曾经使用过,有一定的来历,辞书中也有相关的记载,如"先后"、"绺娃子"、"愣娃"、"勾子"、"老鸹"、"发落"、"谝"、"打捶"、"缯"、"瞀乱"、"胡拉海"、"倭曳"、"嫽"、"恓惶"等。研究渭南方言词的音义,对于汉语史、文献学、民俗学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