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1篇
教育   32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8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左宗棠收复新疆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西北边疆与东南海防同时告急,左宗棠主张“塞防”与“涨防”并重,力主收复新疆。他的主张及其贡献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思想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治经世致用之举,对新疆地理的研究;2.进军陕甘的军事眩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相似文献   
82.
伯(喜否)是春秋后期吴越争霸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司马迁为了突出自己的“一家之言”,在刻画这一人物时常弃《左传》而另采他说。通过比较分析,本文剖析了伯喜否被史家丑化的缘由,并探讨了司马迁撰述先秦人物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83.
与曾国藩并称“曾左”的湘军名将左宗棠,以收复新疆、开发西北的历史功勋而名垂青史。他的家教思想同样丰富、感人。其主要内容有:要求子孙刻苦读书明理,贵在力行致用;要永保寒素家风,力戒各种恶习;坚持廉洁奉公,慷慨行善济困。左宗棠的家教思想,不仅对今天我国一般的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而且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家庭教育则有着更直接更现实的启示意义与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84.
以功能翻译理论为视角,通过对当前热播剧《甄嬛传》海外版的翻译情况进行相关探讨和剖析,期望能够跨越中西方文化之间的瓶颈和代沟,进一步探索中文和英文翻译之间的桥梁,以期能切实促进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85.
骨气与词彩的矛盾是汉末建安至初唐时期诗坛发展的一对主要矛盾,而锺嵘自始至终都力求以曹植诗骨气与词彩兼备的美学标准品评诗人,然而诗坛的实际却往往无法兼美,锺嵘对某些诗人的具体品评与其诗歌史地位的认定也由此而产生分歧,遂导致了左思"虽浅于陆机,而深于潘岳",但左思在《诗品》中的诗歌史地位却不如潘岳的结果。"深"、"浅"之评不代表品第之优劣,"深"之内涵为词彩繁密,略有芜漫之嫌;"浅"之内涵为词彩简省而行文洁净,有气骨柔弱之弊。  相似文献   
86.
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易传》产生于战国中期以后,是战国后期楚地儒家学者研究《周易》的学术著作。其中提出"观其德义"的主张,表现出鲜明的经典化倾向。这种倾向就是将《周易》的义理和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结合在一起,在阐释《周易》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理论思想附会于《周易》卦爻辞的含义中,将其作为理论来源和载体,作为社会伦理道德的理论依据。这种倾向体现了儒家思想重视人道德心性的思想观念和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是先秦时期道德心性观念的主要内涵。  相似文献   
87.
胡适与周作人都是五四时期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建构奠定思想、理论和实践基础的领军人物,从文学思想方面对五四时期的胡适和周作人进行比较,从文艺观、创作观和翻译观细致地探讨二人的思想异同及相互映照的关系,展现他们对五四新风气的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88.
元代李好古所作的《沙门岛张生煮海》是演绎于唐传奇《柳毅传》的一部作品,并在后世享有盛名。文章试从其中主要人物龙女和儒生两个形象入手,探究元戏曲对唐传奇的改编特点,以及从中折射出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89.
《春秋穀梁传》是二级结构方式,其第二级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以问答方式结构其内容,确保简洁。《春秋穀梁传》问答式的结构方式形成的外因在于私人讲学的兴起,内因是《春秋穀梁传》的历史观及由此而形成的《春秋穀梁传》的内容。《春秋穀梁传》的提问和回答在大多数情况下均显得比较舒缓。《春秋穀梁传》将"也"字与问答句相结合的结构方式对后世散文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90.
《史记三家注·酷吏列传》于“在彼不在此”一句之后注云“在道德,不在严酷”,奠定了后世对酷吏严刑峻法的批评,但是忽略了司马迁为酷吏及循吏这两类官吏作传的目的。太史公以史家之笔直述酷吏的言行,并非为简单揭露吏治的黑暗。结合《循吏列传》以及《太史公自序》可知,太史公所云“在彼不在此”应理解为强调吏治对于政治统治的重要性,而非前人所云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