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6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张莉 《培训与研究》2009,26(1):30-32
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约瑟夫.海勒展示了一个非理性的世界,并且通过对约塞连为求生所做的挣扎和其他人物在面对这一疯狂世界的各种反应的描写,表现出他对一个问题的思考,那就是当人类的存在境况变得彻底的荒诞时,人该怎么生活下去。本文试图以存在主义为视角,探讨小说中所表现出的人类生存困境和海勒对于该问题的反思。  相似文献   
72.
本文从政治、性、笑三个方面对王小波与米兰·昆德拉的作品进行了比较。王小波把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政治荒诞放大给读者看,而昆德拉的小说大多指向特定的历史情境下人的存在;性在王小波作品中是政治和权力的折射,性描写方式客观冷静,使性回归自身,昆德拉笔下性总伴随着灵魂间的误解、隔膜、搏斗;在王小波那里笑来自于叙述者的幽默,在面对强大的荒谬时是可以倚仗的工具,在昆德拉笔下笑更为沉重,更显露出人的渺小,命运的无情和生存的荒谬。  相似文献   
73.
残雪对卡夫卡纯艺术层面上的解读,既打开了一条进入卡夫卡城堡的道路,也提供了一种理解残雪的可能的方式。卡夫卡之于残雪,更多的是一种艺术心灵上的相通。在卡夫卡的荒诞和残雪的梦魇背后,是两位作家对人的生存困境与存在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74.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萧红无疑是一位风格独特富有个性魅力的作家。萧红小说所呈示出的一幕幕带有悲剧意味的人类荒诞性的生存景象,却是掩盖于生命表象背后的那种生存之痛。如果说抗日主题仅是其露出水面的冰山之一角的话,那么,生存之痛这种更为深广的部分却是隐藏在水面以下的。  相似文献   
75.
鉴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艺理论界就“荒诞小说”中的荒诞审美类型划分问题的诸多不足,文章运用叙述学话语分析理论,立足于文本分析,将中国“荒诞小说”中的荒诞审美类型重新划分为:观念与技法的荒诞、条件性情境荒诞、本体性荒诞。  相似文献   
76.
在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中,自杀是一个频发事件。但是他所描述的自杀并非因为精神失常,也不能用通常的社会学原理来解释。他笔下的自杀是一种“形而上”的哲学性自杀,这源于他存在主义的世界观。村上春树认为,这个纷繁的世界本身是无意义的,是彻底荒谬的,而人却需要寻找意义来确立活着的理由。世界的无意义和荒谬与人追求意义的本能冲动相冲突,从而摧毁了人赖以生存的生存信念,导致了自杀。与存在主义者一样,村上春树并不鼓励这种哲学性自杀,但他对哲学性自杀是带着同情、理解和宽容的,他用自己的作品谱写了一曲哲学性自杀的悲歌。  相似文献   
77.
约瑟夫·海勒的写作是想象力的产物,这种想象力取自美国后现代生活。本文考察约瑟夫·海勒的艺术观,借以解释美国后现代社会是如何产生海勒的具有怪诞效果的后现代艺术。  相似文献   
78.
新文学中关于“孝”的描写论述是一种以幼者为本位的观念,和传统的以长者为本位的孝道不同。启蒙者在提倡彻底反传统的非孝时,又用变奏的声音来努力表现美德孝道,呈现出一种悖论,表现出与传统文化难以挣脱的联系。  相似文献   
79.
作品<城堡>是卡夫卡晚年的代表作,是最富有卡夫卡特色的长篇小说,体现了卡夫卡对世界的认识和艺术的追求.该作品体现了表现主义的特征,就从表现主义中的荒诞与真实两个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80.
姜苓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2):79-80
在现代性的关照下,从现代性对传统英雄原型的消解、现代性对人性的消解两方面分析了《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题,得出结论霍尔顿不过是个懦弱的反抗者,是在现代性母题下的无奈的探询者。他的一切努力都归于荒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