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2篇
教育   1290篇
科学研究   185篇
各国文化   30篇
体育   150篇
综合类   113篇
信息传播   4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韩愈苏轼岭表处穷殊异愈贬潮州,披述艰辛,戚戚怨嗟.卵巢之忧,丘首之叹时见于诗,韩愈执于情者也.执于情,故入而不出,往不知返.晨趋丹陛,惟知有君;夕贬南荒,心存魏阙.故孤臣危泣,哀感君父,图异日之鹏举也.韩愈执于儒者矣.苏轼居惠,安土忘怀,随缘自适,深于哀乐而不滞,罹于忧患能自遣,入而能出,往而知返,尊儒而不执于儒者矣.据于儒依于道逃于禅,其苏轼之谓欤?然轼终不改尊儒之初衷焉.愈求哀君父,有所待焉;轼潇散度日,以观变焉.故愈之与轼,处穷虽异,归儒则一矣.  相似文献   
32.
李睛 《襄樊学院学报》2011,32(10):86-88
高校非教师系列基层工作人员的职业倦怠现象已日益突出。职业的社会认同感低、工作压力大、发展空间小、校内管理体制与评价体系等都是造成职业倦怠的原因,建议从强化职业认同感、满足个体的基本需要及个人努力等方面对进行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33.
阐述了运动焦虑产生的原因、分类及对运动成绩的影响 ;运动员赛前焦虑的特点 ;并对运动员赛前焦虑的调控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 .  相似文献   
3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制度化、法律化保障。经济法的使命就是通过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实现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协调、稳定和发展的目标,这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构建和谐社会,经济法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35.
大学新生满载憧憬跨入大学,但由于初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于陌生的环境,必然会产生诸多心理反应;环境适应不良的思乡心理、角色扮演的困惑心理,优势地位丧失的失落心理,异性交往中的恋爱心理等等。这些困惑确实影响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但只要学校、教师和新生积极疏导和调适,则会很快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  相似文献   
36.
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综合用人单位及毕业生对学校的反馈意见,认为我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着重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继续加强地学基础教学质量,并加大专业调整力度,同时还应注重理论研究,保证学校办学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37.
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是人格与社会不适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章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进行了现实分析,介绍了就业者应具有的职业人格和社会人格(大五人格)的标准和要求,认为大学生就业不仅要关注职业人格,还要注重建立健全个体的社会人格,这样才能符合社会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人格标准和要求,才能摆脱“就业难”的困境。  相似文献   
38.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基本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校长的重要职责。学校应以调整为契机,积极稳妥地充实教师队伍;制定相关政策,支持教师进修学习;以科研为先导,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水平;加强教学评估督导,促进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重点,加强教师队伍的全员培训。  相似文献   
39.
提出了潮汐河段泥沙分析进行溶解质改正的必要性 ,设计了检验溶解质含量及进行溶解质改正的方法 ,通过对实测水样的试验分析 ,得出了溶解质对泥沙分析影响的定量值 ,并给出了长江口河段进行溶解质改正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40.
Mental toughness can be conceptualised as a set of attributes that allow people to deal effectively with challenges, stressors and pressure. Recent work has suggested that it may be a valuable construct to consider within educational settings. The current studies explored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mental toughness and educational transitions. Study 1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ental toughness and concerns about moving to a new school in 105 children aged 12–13 years of age. The results revealed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veral aspects of mental toughness, but particularly confidence in abilities, and children’s concerns. Study 2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ental toughness and adjustment to university in 200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t various stages of their course. The results revealed a role for several aspects of mental toughness; commitment, control of life, control of emotion, confidence in abilities and interpersonal confidence.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practice. It is suggested that measures of mental toughness could be used to identify individuals who may benefit from additional support during transition to a new school or to university, and that future research should explore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mental toughness trai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