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17篇 |
免费 | 48篇 |
国内免费 | 39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312篇 |
科学研究 | 35篇 |
体育 | 1695篇 |
综合类 | 661篇 |
信息传播 | 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66篇 |
2020年 | 106篇 |
2019年 | 68篇 |
2018年 | 71篇 |
2017年 | 73篇 |
2016年 | 67篇 |
2015年 | 66篇 |
2014年 | 133篇 |
2013年 | 178篇 |
2012年 | 149篇 |
2011年 | 171篇 |
2010年 | 133篇 |
2009年 | 109篇 |
2008年 | 112篇 |
2007年 | 179篇 |
2006年 | 160篇 |
2005年 | 154篇 |
2004年 | 163篇 |
2003年 | 118篇 |
2002年 | 118篇 |
2001年 | 78篇 |
2000年 | 52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采用录像观察、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的147个进球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的比赛中,平均场进球2.30个;下半场的进球略高于上半场,下半场76~90m in为全场进球高峰;进球的主要区域是罚球区内;进球的进攻形式主要是以定位球进攻为主;进球的发动区域,主要以中场发动;进球的方式以脚射进球为主,抢点直接用脚射门是主要得分方式;前锋是主要的得分位置,后卫的进球数呈上升趋势;进球前的传球次数主要以5次(包含5次)以下为主;进攻队员的进球较少受到防守队员的干扰。 相似文献
952.
邱林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4):38-45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借助梅兹曼尼安-萨巴提尔政策执行综合模型,结合校园足球政策执行现状,从影响政策执行的“六大变量”对校园足球政策执行分析。研究认为,政策主体消融政策执行目标一致性,政策执行缺乏明确的因果理论,政策执行机制不畅,利益团体与行政的过度干预,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等是我国校园足球政策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要突破政策执行困局,必须明确政策目标多重性,推进政策目标重新定位;加强政策体系建设,破解层级性与多属性治理困境;完善政策执行机制,提高政策执行效力;寻求目标群体认同,降低政策执行阻碍;加大政策资源投入,优化政策执行环境等。 相似文献
953.
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转会面临立法实践和规则实施两个层面的法律困境。立法实践层面,法律文本中部分概念性质模糊或标准不明,如“工作合同”的合同名称无法表明其法律性质、“青少年业余球员培训协议”的法律性质不明、“正当体育理由”援引条件严苛、标准模糊等问题;规则实施层面,存在法律规避行为泛滥、主体履约意识淡薄和联合机制补偿流于形式等问题。为规范青少年球员转会法律秩序,更好地保护青少年运动员的权益,同时兼顾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的培训机构和俱乐部的利益,必须以问题为导向寻求解决方案。在规则内容的完善方面,应以两分性视角明晰青少年球员“工作合同”和“青少年业余球员培训协议”的法律性质,细化“正当体育理由”的适用标准,同时化解青少年球员转会实践中的法律适用困境。规则体系的健全及其配套措施的优化方面,应以利益平衡的立法价值为指引,严格规范青少年球员代理人的行为,预防和惩治合同违约行为,健全青少年球员转会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954.
目的:调查我国6~9岁儿童在足球训练中运动损伤的患病率、患病特点、影响因素。方法:本横断面研究纳入2017—2019年中国足球小将相关赛事报名参赛球员,收集人口基本信息、足球训练情况、足球训练相关损伤情况。结果:研究纳入992例球员,来自全国16个省和直辖市。其中男性儿童953人、女性儿童39人,平均年龄(8.1±0.8)岁,平均身高(135.3±6.8) cm,平均体重(29.0±4.7) kg,平均BMI(15.8±1.8) kg/m2,平均球龄(28.7±10.5)月。足球训练中运动损伤的患病率为15.0%。损伤最常见的部位为踝关节;最常见受伤类型是关节扭伤或韧带损伤。受伤球员与未受伤球员间最大训练强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年龄、场上位置、每次训练时间、每周训练频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我国6~9岁参与足球运动的儿童在训练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患病率为15%。其中踝关节扭伤最常见。训练强度过高很可能是导致发生训练损伤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955.
王瑞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8,32(4):42-45
在政社脱钩的大背景下,相较于以往单纯依附于政府职能的运营模式,我国现行的单项体育协会运行与管理机制取得了变革性的突破。认为,今后我国单项体育协会发展可能面临创收能力弱、经费不足,个人会员入会受限,项目推广普及艰难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单项体育协会应提高协会创收能力,加强财务管理;最大限度地吸引会员入会,加强对会员的管理;强化公共关系意识,树立自身良好形象。旨在推动我国单项体育协会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56.
为了加强青少年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中小学足球教学质量,采用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2015年以来上海市教委实施的校园足球指导员和初级教练员培训计划进行跟踪和实效性探析,针对校园足球师资培训现状和存在的困境,提出培训拓展策略。 相似文献
957.
采取GPS全球定位系统和心率监测系统对14名大学足球专项学生在3场课堂教学比赛中的内、外部运动负荷进行量化,采用数据级数推断法对比其上、下半场比赛负荷的差异性。结果显示:(1)足球专项课堂教学比赛中,大学足球专项学生平均跑动距离为8 319 m,平均跑动速度为5.59 km/h,平均完成19次高速跑和7.6次冲刺跑。学生在上半场的跑动总距离,平均跑动速度,慢速跑、低速跑、中低速跑、中速跑、中高速跑和高速跑跑动距离、跑动时间与次数,高强度减速跑跑动距离和时间,低强度减速跑跑动距离、时间和次数,低强度加速跑跑动距离和次数,加速度负荷、反复高强度跑动次数都明显高于下半场(ES介于0.35~1.22,可能性>75%),上半场的步行移动时间(ES=0.94,可能性>99.5%)和反复高强度跑动的平均恢复时间(ES=1.60,可能性>99.9%)则明显低于下半场;(2)大学足球专项学生的课堂教学赛的比赛时的平均心率为165 次/分钟,约占最大心率的82.8%,大学足球专项学生在整场课堂教学比赛59.5%的时间中处于中高强度和高强度心率区间,学生在下半场处在中高强度心率区间的时间明显多于上半场(ES=0.5,可能性介于75%~95%),而上、下半场处在高强度心率区间的时间只存在微小无意义的差异(ES=0.15,可能性介于75%~95%)。 相似文献
958.
现代足球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被观看的艺术。足球尽管在亚洲大陆仍有原罪感,但已然成为一种超越地域、文化、宗教信仰的独特的游戏品类。足球属于具有公共性、大众性和游戏性的社会存在。镜像足球和赛场足球促进了足球和媒介的双重进化。足球的超强普及率来自其高端的戏剧逻辑,新媒体对足球的描述因此而充满了戏剧性。现代足球一直在扮演着一种传统戏剧的拯救者和替代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959.
马瑞华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6):122-125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知行矛盾。研究表明,中学生对校园足球的认知与态度良好,但参与行为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其主要原因在于态度内化力的缺失。优化校园足球环境和氛围,强化榜样引领与带动作用,注重宣传劝服与影视熏陶感染,挖掘中学生校园足球态度内化力,促进其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960.
顾晨光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9):17-19,29
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成长伴随着投资效率的损失,突出表现在俱乐部每次产权的更迭,俱乐部几乎都要从零开始。由于俱乐部建设周期较短,没有形成自身的品牌,俱乐部的资源价值难以递增。本文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对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短期行为进行解析,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