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2篇
教育   223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双城记》是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一部力作,秉承了作者二元对立的人物塑造风格.从对宽容、仁爱的赞赏和对复仇者泯灭人性的否定,可以看出作者主张用宽容和爱化解仇恨,反对以暴制暴,从而折射出作者本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92.
渭南"三贤"有着责任意识与济世之风,"三贤"把勇气、智慧和创造力应用于庄严的道德实践,表现出独特的精神力量和深邃思想,以此展示其儒家理想人格。儒家理想人格是高度政治化意识形态的实践所体现出来的特征,同时也具有普遍性,是民众追求和努力实践的目标。因此,渭南"三贤"的理想人格永远具有感召力,其精神永存。  相似文献   
193.
孔子改造了古代宗教的外在礼仪形式,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的思想体系,从而奠定了儒家的"礼"学思想。荀子师法孔子,继承了孔子以"礼"治国的思想,但他在继承的基础上,对先秦诸子思想进行批判总结并再次进行融合,最终使"礼"由"纳仁入礼"走向"援法入礼"。  相似文献   
194.
传统儒家“德性”概念试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论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还是在当下语境下,"德性"概念在伦理学中都居于核心的地位。"德性"在"德"与"性"各自含义流变及其逐步结合的过程中,确定了它在儒家思想中的中心地位。"德性"的根本性质在于其内在性,它通过"性"来收束,是当代"德性"观念的历史根据。  相似文献   
195.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仁爱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我们所倡导的危难救助、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无疑都贯穿着仁爱的理念,都是仁爱思想的应有之义。本文通过梳理中华传统的仁爱思想及其在现代的沿袭和发展,揭示仁爱思想,为法律强调危难救助提供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6.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主体和灵魂,已随着社会的发展演进成为中华民族一种主要的文化心理结构。儒家思想中很多积极的内容是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但其所宣扬的部分封建等级伦理规范思想却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7.
孔子的德育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德育的地位、目标、内容、特点等多个方面,并自成体系。  相似文献   
198.
王先亮 《中国德育》2007,2(9):57-62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的内涵在孔子对“仁”的多重规定中逐步丰富开显。在孔子看来,“仁”不仅是德性,更是价值目标,以此为出发点,他指出了一条以“当仁不让”“修身达仁”“即礼求仁…‘杀身成仁“为主要内容的层层演进的实践路向,并树立了一系列的仁人典范,形成了一个充足完备的仁学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99.
中西方明在演进过程中表现出各自的模式与特征,前人在此领域已有许多优秀的论,但在中西明比较方面,述与论相对较少。本针对中华民族“亲贵和一、礼尚往来”的“尚善”精神与西方明“平等自由、开拓进取”的“尚武”精神作一根源性的比较分析,以期更好地促进各民族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200.
论天人合一     
个人生命应与宇宙生命取得本质上的融合无间,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自强不息,孔子提倡仁义与礼乐,主张举贤才,慎刑罚,薄赋敛、重教化。孟子进一步发挥民贵君轻的民主思想,把仁义礼智信看成做人的根本。中国入的最高道德是学做圣贤,理想的实现是由自己出发而关连着入、事和天三个方面关系的合理与调和;必须从自己的内省修德做起,先正德,然后才可以谈利用与厚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