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2篇
教育   1101篇
科学研究   189篇
各国文化   55篇
体育   94篇
综合类   14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1.
文章研究了高温条件下混凝土圆杆在一维方向上温度传播的数值模拟问题。文中给出了混凝土圆杆在受到瞬时高温条件下的热传导方程,借助有限元软件(ANSYSY)对控制方程进行求解。计算得到了一维混凝土热量传播及温度的分布规律,从其整个温度传播过程中可以看出,高温条件下热传导初期混凝土在纵向方向上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差现象,且在初始阶段的加热段附近可能会存在热波现象。  相似文献   
92.
以过量表达 AtHsfAla 及 AtHsfAla 基因沉默的转基因植株为材料,通过控制土壤水分进行干旱处理,结果显示,过量表达型干旱处理后的存活率最大,而基因沉默型最小,表明 AtHsfA1a 能增强植物的抗旱性。为了从生理水平研究 AtHsfA1a 提高抗旱性的机制,研究发现过量表达型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最高,而沉默型最低。不同基因型植株的 H2 O2和 MDA 的含量正好相反,说明 AtHsfA1a 通过保护细胞膜而减小细胞所受氧化伤害来提高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93.
超疏水性纳米界面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制备并研究了几种超疏水性纳米界面材料,具体包括(1)以多孔氧化铝为模板,通过一种新的模板挤压法制备了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该纤维表面在没有任何低表面能物质修饰时即具有超疏水性,与水的接触角可高达173.8°.(2)利用亲水性聚合物聚乙烯醇制备了具有超疏水性的表面,打破了传统上只有利用疏水材料才能得到超疏水性表面的局限性,扩大了制备材料的应用范围.研究表明,这种特殊的现象是由于聚乙烯醇分子在纳米结构表面发生重排,使得疏水基团向外,分子间氢键向内,从而导致整个体系的表面能降低引起的.(3)将聚丙烯腈纳米纤维通过典型的热解过程,得到了具有类石墨结构的纳米结构碳膜,该膜表面在广泛pH值范围内都具有超疏水的特征,在基因传输、无损失液体输送、微流体等方面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4)利用喷涂-干燥技术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同时具有超疏水及超亲油性的油水分离网膜.研究表明,网膜表面特殊的微米与纳米尺寸相结合的粗糙结构导致这种特殊的性质,该网膜具有很高的油水分离效率,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4.
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和热传输机理及区域蒸散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建立了估算土壤 植被 大气系统水、热传输的模型 ,并且在华北平原中国科学院两个农业生态试验站设计了 3个试验 ,验证模型的精度和有效性 .第一个模型是基于瞬时通量观测基础上建立的植被冠层光合 导度 蒸散耦合模型 ,它模拟的结果与涡度相关系统测定结果比较一致 ;第二个模型为一维 3层的土壤水量平衡模型 ,此模型成功用于模拟 1 998— 2 0 0 3年度太行山山前平原不同灌溉条件下的土壤水分深层入渗和蒸散过程 ;第三个模型为区域能量通量和日蒸散模型 ,它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和地面同步观测而建立 ,本模型可以监测区域地表的干旱状况 ,用于估算区域能量通量和日蒸散 .  相似文献   
95.
针对常规污水源热泵系统出力常无法满足建筑最大负荷的问题,提出了在高峰负荷下提取污水凝固潜热作为补充热源的新思路.首先,结合污水特征设计了一种集除冰、取热、除垢于一体的凝固换热器,并给出了城市污水源采集凝固热热泵的合理形式.然后,从理论上分析探讨了新系统的供热潜力.典型的工况计算结果表明,采集凝固热热泵系统的供热能力大于常规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两者的最大供热率之比在4.5~8.7之间,说明该污水源采集凝固热热泵系统在寒冷地区的应用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96.
为观察气膜厚度对反气泡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加热反气泡内外溶液来加热气膜内气体从而改变气膜厚度。实验发现: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加热反气泡气膜可以延长其稳定时间,但是当加热反气泡气膜使其厚度超过其稳定存在的阈值时,反气泡的稳定性会急剧下降甚至无法产生反气泡;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对溶液表面张力影响很小,这使得文中实验数据合理化。本文为反气泡稳定性的理论研究提供实验支持,并考虑到气膜厚度为微米级,可为微米级气膜传热提供实验素材。  相似文献   
97.
运动性延迟性肌肉酸痛与线粒体的热机效率原理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动性延迟性肌肉酸痛是一个涉及到全身多个系统,多个层次的综合作用.作为一类特殊类型肌肉疲劳,目前DOMS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其产生原因与机理,对机体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消除不利因素等方面进行的.本文提出线粒体的热机效率原理可作为DOMS的一种可能性机制的观点,旨在为DOMS的研究深入到分子机制水平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98.
提出了超常热、质传递过程的“瞬态薄层”模型——在超常热、质传递条件下,紧靠介质内受热或质扰动的位置,存在一“薄层”区域,该薄层内的热传导或质量传递必须考虑非经典 (非傅立叶或非费克 )传递效应,在薄层外、介质内其他部分的热、质传递仍近似符合经典热、质传递定律 (傅立叶和费克定律 ) ;“瞬态薄层”内的非经典传递效应只可能在热、质扰动过后的极短瞬时存在。在分析介质内的非傅立叶导热行为的同时,根据热、质传递的可类比性得到非经典质量传递“瞬态薄层”的厚度与质松驰时间、质扩散系数以及质量扰动的强度和瞬时性强弱的定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
在大部分非常规超导体中,准粒子激发谱中存在着“线节点”或“点节点”。 这些节点的存在,导致热力学量和输运系数在低温区的温度变化呈现幂次律。解析分析表明,外加的弱Zeeman磁场会显著影响节点的结构。 尤其是,预言在某些情况下Zeeman磁场可能在费米面上诱导出“面节点”。计算若干自旋单态和自旋三重态的电子比热,结果显示外加的弱Zeeman磁场对节点结构的影响会导致幂次律产生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0.
通过对当前太阳能热水器安装使用中出现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法:国家制定统一的标准及规范;建筑设计中预留安装桥架;采用集中供热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