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5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181篇
教育   2715篇
科学研究   74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20篇
综合类   272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0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375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340篇
  2011年   324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本文通过对重庆四面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的NMDS排序,研究了该区植物群落分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应用植物群落的排序值与环境因子的多元回归分析给出了植物群落类型与生态梯度的定量环境解释。结果表明:NMDS排序较好地反映了植物群落与环境的变异。四面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类型及分布主要取决于海拔高度和土壤含水量,并可通过与环境参数的回归模型定量地确定。  相似文献   
112.
重金属铅的生态效应及其地球化学循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工业废弃物的无达标排放到环境中,造成了环境污染.其中重金属污染更是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很多学者对重金属的生态效应及地球化学循环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仅以重金属铅为例,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的生态学效应、地化循环研究进行了综述,为以后进一步探讨铅污染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3.
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植被资源、水土流失、水资源环境、自然灾害等几个方面,通过分析一系列数据指出了制约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之所在.同时,从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发展生态农业; 加强水土流失的综合整治;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实施的建设,提高经济效益;以点带面,促进生态农业基地建设;从加速农业环境科学技术研究等方面对改善和促进环境状况,加快经济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14.
论课堂的生态本质、特征及功能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李森 《教育研究》2005,26(10):55-60,79
把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运用到教学研究中,对构建真实的课堂,而不是一个经过筛选的虚假的环境,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它由教师、学生、教学事件和环境等组成,与自然生态相比,课堂是一种特殊的生态。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主体之间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使课堂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生态化的课堂是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具有整体性、协变性和共生性等基本特征,发挥着滋养、环境参照、动力促进和制度规范等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15.
黄河流域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胁迫诊断与优化路径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凤君  马丽  许堞 《资源科学》2020,42(1):127-136
黄河流域是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格局的重要支撑区以及国土生态安全的关键区域,也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安全支撑区和粮食安全基地。但受区位条件、自然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等因素影响,该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以能源重化工为主的单一化产业体系加重了地区生态环境负担。本文在辨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主要限制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地区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本底、大气环境、水资源与水环境、生态功能的胁迫特征,总结了地区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矛盾及需要把握的关系;提出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目标,必须处理好产业开发布局与流域生态环境安全格局稳定、重点区域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重点突破与系统统筹的关系。为此,建议该地区应优化产业发展路径,积极推进以绿色循环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以地区资源环境约束促进能源基础原材料产业规模控制和效率提升;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确定适宜的产业发展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推进重点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城市群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强能矿资源开发的生态空间管控与生态修复,实施一批区域性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工程。  相似文献   
116.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佰发  苗长虹 《资源科学》2020,42(3):460-473
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状况的重要表征。研究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素,厘清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及粮食保障用地、生态保育用地、城乡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特征,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的规划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本文基于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和空间自相关,从城市群、省、市、县多尺度入手,利用7期土地利用数据对黄河流域1970—2015年土地利用状况及变化进行探究。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生态保育用地和耕地占比多年平均值分别为79.04%和18.64%,表明生态保护和粮食生产是其两大主体功能;②城乡建设用地占比逐年提高,城市群地区是建设用地扩张的主体空间;③黄河流域耕地、生态保育用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各节点年份Moran’s I均大于0.75,表明3种功能类型用地具有强空间正向集聚效应,呈现出“凹”字型分布格局;④城乡建设用地扩张以牺牲耕地为代价,同时部分农村居民点用地逐渐转化为城镇用地;⑤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是促进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因素,驱动力因素存在区域差异,在黄河下游的山东、河南,经济水平达到一定规模后,伴随经济再发展不会出现大规模城乡建设用地扩张。  相似文献   
117.
太湖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已经成为各界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如何快速有效抑制蓝藻的疯长势头,阻止水体继续恶化,更是刻不容缓。文章将就底泥生态疏浚和水葫芦治污这两种蓝藻控制应急方案作简要评述,建议可以结合两种方案的不同作业最佳时期进行综合应用,控制蓝藻生长,达到改善太湖水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8.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体系架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是以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产业生态学为理论依据,以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思想为指导,从根本上解决"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生产方式;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其本质是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本文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其基本特征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和多目标性;基于系统论方法,本着和谐、高效、持续与整体性的原则,本文对该产业结构模式设计的内容和流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建立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的体系及其体系架构图。  相似文献   
119.
Among the numerous inland river basins in the arid northwest China, Shiyang River basin is known for its most serious water shortage that constrains it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s and for some of the worst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in China. The research on the value of water resources used for ecosystem is the basis for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between users of ecosystem and economic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dynamic value for the ecosystem services is proposed. A modified coefficient for the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per unit area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cover degrees of biomes combined with expert consul-tation.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al stage coefficient and scarcity of ecological resources, a dynamic evalu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he theoretical formula and simpl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the sharing benefits coefficient and benefits per unit ecological water utilization are propos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benefit of unit ecological water utilization in the lower reach wa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upper reach in the Shiyang River basin.  相似文献   
120.
采用单因子实验方法研究了湛江港礁膜配子的成熟放散与温度、光照、比重和pH值的关系,并对黑暗时间对配子接合及合子附着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0℃、光照强度为80.13μmol/(m^2·s)左右、pH值为7.9、比重为1.018的室内培养条件下,为礁膜配子体成熟和配子囊大量放散配子的最适宜生态条件。早期合子附着的适宜黑暗时间为5—6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