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5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181篇
教育   2715篇
科学研究   74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20篇
综合类   272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0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375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340篇
  2011年   324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31.
学校体育生态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学校体育的生态化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为了更加有效地促进学校体育生态化的建设与发展。根据生态学、社会学原理,采用特尔菲法,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68个三级指标的学校体育生态化指标体系,为推进学校体育的生态化进程提供思路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32.
为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本文针对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现状,对现行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整合与创新,并运用教育学、生态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构建出“生态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3.
宋敏敏 《体育科研》2008,29(4):82-84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扩招后高校体育教育信息资源的生态平衡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其失衡之处。运用教育生态平衡原理对体育教育信息资源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扩招后高校体育教育信息保持生态平衡的理论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4.
生态地质是阐述地质环境影响制约植物和动物生态以及人体健康的边缘学科,是一门涵盖多学科知识并可应用于多个领域的一门职业拓展课程。该课程教材的编写打破一般学科界线,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授课采用可视化教学手段,列举大量实例,让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实习路线以地理气候条件相同、地形地貌条件相似,而地层和植被截然不同为主要原则进行设计,有利于学生识别评判。多做师生互动,激活并开阔学生思路,引导学生学会跨学科联想并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5.
构建和谐学校生态系统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个人生态系统不和谐是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可以通过建立"分层关怀"心理辅导体系,把心理辅导"嵌入"到学校各个系统中,促进学生与环境良好互动等途径,优化学校生态系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6.
刘东霞 《新闻界》2007,(5):18-19
本文以媒介生态位理论为主要分析工具,从媒介生存发展的角度,结合笔者对一些地市报的调研和有关文献,分析我国地市报的报业生态特征,以期为地市报制定发展策略提供一个可供参照的体系.  相似文献   
137.
邢彦辉 《新闻界》2007,(5):155-156
本文对广告传播中生态保护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广告传播中信息生态保护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8.
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的标志、人文精神的载体.其建筑设计应追求强烈浓厚的文化韵味、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人性化的空间艺术、自然无障碍设计理念等生态文化观.并遵循节约、灵活、实用的设计原则,充分体现出高校图书馆功能与文化的和谐交融.  相似文献   
139.
山茱萸生态因子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象资料、现场实地调查测定,访问以及分析对比的方法,对山茱萸各生态因子的调查研究,为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及建立国家级山茱萸药源基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0.
先秦时期的生态美思想--孟子、庄子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秦时期,孟子以生态美比喻人性善,认为生态美是自然界的本来面目,生态丑是人为破坏的结果.生态美的特征是绿色,其本质是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要保护生态美,就必须制止人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庄子力图摆脱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局限,强调"无用之用"和生态美的超功利性质,主张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并无意中揭示了审美活动的个性化和自由的本质属性.同时,庄子否定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天生万物,本无贵贱,都有同样的生存发展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