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08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美不是主观自生的,也不是客观自在的。美的构成离不开一定的缘由和境域,离不开主客互联互动的当下情状。它缘发于特定的主体与对象所构成的精神价值关系境域,而特定的精神价值关系境域,既联系于客体的感性特征、含蕴和意味,又联系于特定主体对对象的感性特征和意蕴的感悟和对人的理想存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它是在主客互联互动中逐步打开的,生动感人、对人有精神价值的历史具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92.
《论语》所记孔子关于仕隐问题的言论有自相矛盾之处,这说明孔子的仕隐现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孔子早年对出仕辅政持理智态度,在经历了种神政治坎坷后,晚年的孔子已不再依据理性原则,而是从“义”的理念出发,去面对“乱世该仕该隐”的问题。  相似文献   
93.
张爱玲的《色·戒》和苏联作家拉夫列尼约夫的《第四十一个》共同关注了革命中的女性角色,在他们的写作视野中,女主角陷入了爱情与其承担的使命之间的二元对立的生存困境。拉夫列尼约夫笔下的玛留特卡为国家至上,而张爱玲笔下的王佳芝则是爱情至上。两人相同境遇的不同展示,显示了作家对革命中的女性爱情及其命运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94.
抗日战火唤起中国女性的大崛起,现代中国抗战女作家阵容空前壮大,女性抗战文学亦呈现崭新风貌:女性性别意识加强,以与男性性别求异的"女性的觉醒",拓展自我认知;从社会政治、时代思潮多视角多层次地观照"女性体验",深化对女性命运的探究;结合女性心理与生理体验,寻找并坚守艺术个性,创作视角性别化,显示鲜明身体写作特征;迎合民众特别是妇女的审美趣味与习惯,艺术形式更加通俗化.  相似文献   
95.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Zhuangzi (especially the inner chapter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llustrate the positive aspects of Zhuangzi’s idea concerning contented acceptance of fate (anming 安命), which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a fatalistic viewpoint. Through probing into the meaning of some important ideas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hips, such as the Dao, virtue, nature, and fate, this paper indicates the essentials of anming: first, the prerequisite that makes anming toward life possible is what Zhuangzi calls ‘clarity (ming 命)’. Second, the passive aspect that anming expresses is ‘bearing/suffering’, referring to a facticity that one must accept according to internal and external limits. Third, the positive aspect of anming, referring to the concept of enabling man with his own limits to be at peace with worldly things, is what Zhuangzi calls ‘following along (Shun 順)’. Anming reveals its true positivity by willingly ‘following along’ the nature of all things, just like Cook Ting’s knife, seemingly passive yet active, playing with ease in spaces according to the natural makeup of oxen. This positivity will definitely shed light on education toward catastrophes or disasters, helping people contentedly accept the natures and limits of their own and of things, and finding with flexibility the best way in dealing with misfortune in life.  相似文献   
96.
刘薇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8(5):96-99,117
电影《罗拉快跑》的表述是“时”,这是一种关于时间的叙说。它表达了西方文化中命运、偶然、游戏的主题,又契合了东方文化中宿命、“无常”、“无为”的命题。东西方文化对“时”的认识相比照又相交融——这是赏析电影《罗拉快跑》的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97.
汉、隋两代的酷吏虽然在执法严峻、效忠国君、治理有效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是他们之间又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汉代酷吏的惩治对象主要是地方豪族、奸吏猾民、盗贼和谋反者,隋代酷吏的惩治对象则主要是吏人和无辜者,这种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关;隋代酷吏刑罚更残酷,执法更偏颇,品行方面污点更多;惩治对象、刑法特点和皇帝个人因素也造成西汉、东汉和隋代的酷吏结局的差异。  相似文献   
98.
将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小说《红字》中的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与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的女主人公祥林嫂相比较,通过对这两位处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社会背景下人物的心理及行为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出她们面对相似精神压力下所持的态度及不同的命运结局,体现了两位作者在寻求妇女解放道路中不同的世界观和文学观,目的是更好地理解两位妇女的悲剧命运所表现出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9.
古希腊悲剧,是世界艺术殿堂中不可缺少的瑰宝,也是古典艺术留给世人的一笔丰厚的遗产。由古希腊著名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所创作的《俄狄浦斯王》就是古希腊悲剧不朽而杰出的代表。古希腊悲剧之所以能给人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及鲜明的审美快感,历来众说纷纭,而悲剧中每每透出的对命运的敏感则已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若以《俄狄浦斯王》为样本,既可讨论命运观及其相关思想对于古希腊戏剧的美学贡献,又能揭示古典艺术精神之于现代人生观的启迪。  相似文献   
100.
阿庇安是罗马帝国早期杰出的历史学家,他结合历史形成了自己的命运观。他的命运观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强调命运对人具有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认为人可以在命运面前发挥能动性。另外,他的命运观里面包含了一种弃恶扬善的思想,还论及了有关国家、民族的命运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