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2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背越式跳高"双动力"起跳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法,训练实验法,分析了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和垂直速度的变化规律,认为背越式跳高起跳身体重心由低向高不断加速上升,垂直速度是由小到大不断加速增大是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垂直支撑开始到起跳腿蹬离地面结束的“两步”中完成的,起跳垂直速度是摆动腿支撑和起跳腿支撑下的“双动力”起跳中获得。弧线助跑起跳最大的优越性是经济实效地降低和升高身体重心,为身体重心运动方向提早转变和垂直速度提早积累创造有利条件。背越式跳高“双动力”起跳训练的中心是围绕以速度为核心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结合;四个平衡;五个途径;六个转化”进行起跳训练。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主从触发器的逻辑结构,提出了主从触发器由特征锁存器和通用锁存器构成的设计模式.基于这一模式,用限幅电压开关理论指导设计了nMOS三值D型、JKL型和T型主从触发器.结果表明,这一设计模式可克服JKL型和T型通过D型主从触发器转换得到的缺点,并且证明了限幅电压开关理论可在开关级指导触发器设计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由敏感元件和双稳态触发器电路组成的新型半导体集成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和数字量输出的特点.论述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详细分析了噪声对传感器特性的影响,定量地论述了三角波电压的调制作用及其对传感器性能的改进,并以集成压力传感器为例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4.
吴劲松  潘华山 《体育学刊》2003,10(2):112-114
运用影片拍摄及解析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摆动腿在助跑最后一步支撑过程的运动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在助跑最后一步支撑过程中身体重心的运动轨迹,重心速度,位移等运动变化情况,同时证明,在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的支撑技术对身体重心的运动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国22名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6项力量素质指标的研究,建立了我国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力量发展的检测模型,制定出各项力量素质评定标准和综合评定标准,并对模型和评定标准进行了实验训练。  相似文献   
16.
背越式跳高是一项复杂的田径运动项目,技术难度较大,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在背越式跳高兰动员的训练当中,应加强身体素质训练比重,发展运动员所必须的身体素质和专项能力,为不断提高运动成绩打下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运动生物力学原理,揭示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的内在规律,引导和启发挖掘过杆技术的潜力。并通过对基层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过杆技术训练前后的对比研究,探讨提高跳高过杆技术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从分析背越式跳高的技术环节着手,指出背越式跳高腾空动作技术对最后落地缓冲的影响,阐明背越式跳高最后落地缓冲技术与成绩以及运动损伤的直接关系,解释了错误落地缓冲技术的原因和提出纠正方法,为最后落地缓冲技术的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技术动作录像拍摄与分析,对参加2004年全国田径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两臂和摆动腿摆动技术有关的运动学参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摆动角度速度最大值为腾起垂直初速度呈非常显著性的正相关,两臂和摆动腿的摆动使身体重心高度运动轨迹曲线呈上升趋势。另外,改进摆动技术,提高两臂和摆动腿的快速摆动与制动能力,是提高背越式跳高成绩的有效训练途径。  相似文献   
20.
背越式跳高助跑"曲率"与起跳技术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强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2):218-219,223
背越式跳高技术的问世和不断改进及技术环节上的创新,在田径运动技术发展史上有着重大意义。弧线助跑和起跳是背越式跳高完整技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后程2~3步助跑与起跳的有机衔接对强化起跳效果更为重要。研究助跑“曲率”与起跳衔接的关系,总结技术训练实践的经验并进行理论分析,以求达到更高的技术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