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3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90篇
教育   1237篇
科学研究   65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121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4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绿色消费作为生态文明背景下一种新的消费选择和消费方式,是消费理念的一次生态转型。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特殊消费群体,引导其树立自觉的绿色消费观念对于促进社会消费风气的有效净化和社会消费环境的合理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阐释绿色消费观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的优势、意义、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缘由,并从理论教育引领、校园文化熏陶、消费实践强化等三个方面提出加强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2.
“绿色壁垒”蕴涵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现已成为国际贸易中最隐蔽、最棘手的贸易障碍之一,因为它名义的合理性、形式的合法性、内容的广泛性和手段的隐蔽性等特点,时常使得全球环境保护和自由贸易之间的矛盾表面化、白热化,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因为它的产生是环境问题全球化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共同交织的必然结果,那么它也必然对世界明(生态明)进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由于其深层根源在于国际环境正义,因此,维护国际环境正义就成为有效对付绿色壁垒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3.
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新视野——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介生态学(Media ecology),是指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探索和揭示人与媒介、社会、自然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生态学的人文转向,是人类学术史上"世界观转化工程"和"第三次真正的革命".媒介生态学是人类处理"人-媒介-社会-自然系统"相互关系的生态智慧的结晶.建立科学的符合中国国情、结合中国实际、告别西方研究范式的绿色媒介生态理论体系,探索和揭示媒介生态发展与变化的本质和规律,以"循环式食物链"代替"单程式食物链",以"绿色生态链"和"蓝色生态链"替代"灰色生态链"和"黑色生态链",以"媒介生态城堡"取代"媒介智能大楼",是中国媒介生态学的使命和责任.自觉遵循媒介生态系统的信息、物质、能量流动规律和整体优化、互动共进、差异多样、平衡和谐、良性循环、适度调控等原则,是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研究的题中之义.媒介不是一种僵死的封闭的物质实体,媒介生态更是一种具有"生命"特征的开放系统.媒介生态学以其原理与方法、历史与现状、观念与规律、传者生态、信息生态、符号生态、受众生态、报刊生态、影视生态、网络生态等为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204.
过渡金属钯催化的Heck反应是碳碳偶联反应中最重要的反应之一.绿色化学是当前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离子液体是理想的绿色溶剂.近年来在离子液体中进行Heck反应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文巾就近几年离子液体中的Heck反应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5.
本文分析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兴起及绿色技术、绿色技术创新等概念的内涵及本质,阐明了绿色技术创新的现实障碍,提出了相关的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206.
张效通  林向斌 《资源科学》2006,28(3):207-212
土地使用变迁直接冲击生态系统、当地气候变化以及经济生产环境,也对于都市发展型态产生重大的影响。为了解都市发展过程中绿地变迁之空间分布情形,此分析都市绿地空间结构变迁;本研究依循都市发展之脉络,以GIS方法建立不同时期土地使用数据库,针对土地利用情况产生绿地空间变迁的结构、型态的改变。以台湾桃园县桃园、八德、龟山等3乡镇为范围,以台湾堡图、航照图、经建图、都市计划图作分析,而空间变迁层面,解释各时期都市绿地空间变迁过程。研究成果显示,于1900年~1995年间,土地使用面积改变顺序是:林地转成农业用地、茶田用地转成农业用地,而农业用地转成建筑用地或其它使用地。就3个乡镇市各不同的土地使用类型之特性,龟山乡是以林业用地为主变迁过程以转变成农业用地最多,而桃园市和八德市主要是农业用地变迁为建筑用地。了解土地使用演变过程对于都市绿地网络之影响,期能促使都市绿地空间更趋完整。  相似文献   
207.
侯建  王刚  陈建成 《科研管理》2020,41(3):91-100
针对开放式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融合下工业绿色增长路径及动力来源多元化特征,基于中国工业2009-2015省际面板数据,通过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算环境和能源约束下的工业绿色增长结构,并采用改进的动态门槛回归模型,从地区知识积累视角系统探究外部知识源化路径驱动工业绿色增长机制的知识积累动态门槛效应及其时空异质性。研究表明:中国工业绿色增长整体水平较低,地区异质性显著;总体上,外部知识源化对工业绿色增长起到了正向作用,但其存在显著的知识积累异质门槛特征:知识积累一旦突破了临界规模,外部知识源化路径驱动工业绿色增长的正向效应则呈现减弱,且知识积累门槛时空分布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8.
报道了青藏高原地区的点地梅属Androsace L.及羽叶点地梅属Pomatosace Maxim.共14种29个居群的ITS与trnL-F DNA序列各27与25条;并结合已报道相关种类的有关序列,构建了“点地梅群”的分子系统发育树。研究发现“点地梅群”的4个属为一单系类群,含有两个稳定的分支:一支全部由点地梅属的种类组成,另一支分别由羽叶点地梅属、Douglasia Lindley、Vitaliana Sesler和9种点地梅属植物组成;点地梅属裂叶组sect. Samuelia Schlechtd.的3个种与点地梅组sect. Androsace的2个种在3套序列分析中位于不同的系统位置。各分支基部的种都分布在中国东南部及青藏高原东部,分子地理标记的结果支持形态学提出该地区为“点地梅群”植物起源地的假设。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向欧洲及其他北半球地区存在不同时期内多个进化支的多次扩散。粗略的时间估算表明该群植物可能是在第三纪的中新世以来才开始发生的。垫状种类分别在青藏高原和欧洲独立起源,而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分化要早于在欧洲的分化,在前一地区可能与青藏高原自中新世开始发生的造山运动、形成高海拔的山地有关,而在后一地区则是与第三纪末至第四纪的冰期气候反复波动有关。垫状植物在青藏高原上的大规模分布则可能较晚,与冰期结束后全新世晚期气候再次变冷有关。一些物种种内的遗传分化也可能部分反映了气候来回波动中它们在高原上的退缩和再扩张过程  相似文献   
209.
张燧鑫 《科技通报》2002,18(3):256-260
从开发绿色化学产品目的出发,将祖国表本兼治的医学理论移植应用于农业,以试验研究的方法,研究出继格瑞1号后的又一绿色植物保健品格瑞2号。  相似文献   
210.
袁润松  丰超  王苗  黄健柏 《科学学研究》2016,33(10):1593-1600
本文结合方向距离函数和SBM模型构建体现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双重目标的绿色发展效率指标,并基于全局Luenberger指数和共同前沿方法将绿色发展效率指标进行分解,从“技术创新”、“技术差距”和“管理”三个方面实证分析中国绿色发展现状、区域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发现:(1)2001-2014年,中国绿色发展从停滞甚至倒退逐步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样本区间内,技术创新对中国绿色发展形成正向的效应,区域间技术差距逐步缩窄,管理问题则不断加剧;(2)依托其强劲的技术创新,东部地区绿色发展势头良好,中部和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滞后则分别源于技术差距的扩大和管理问题的加剧;(3)中国绿色发展呈现出区域差异化特征,各地区未来推动绿色发展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本文基于省级层面,从加强技术创新、缩小技术差距和优化管理三个方面量身制定绿色发展策略,指明各省份绿色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