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0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4010篇
科学研究   122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44篇
综合类   276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1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366篇
  2011年   398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368篇
  2006年   314篇
  2005年   297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农民收入增长趋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宏观调控方面的,也有各级地方政府方面的,还有农民自身方面的。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的途径应从国家、地方政府和农民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2.
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也是中外友好的使者。为促进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奔波域外,寻求外援,成为其革命生涯的重要特征。外援思想是孙中山思想中重要而又特殊的部分。孙中山寻求外援目的地由欧美——日芩——苏俄的历史演变,孕育着深刻的历史内涵,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曲折历程。  相似文献   
53.
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法学界争论的一个热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同一说,证明责任即举证责任;从属说,两者是从属关系;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笔者认为,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含义不同,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54.
文章把唯意志主义美学放在哲学史和美学史的大背景下,分析它在从哲学认识论向价值论的转折过程中的划时代意义,并因此得以把美归入价值领域,肯定了审美的意志功能,分析了叔本华、尼采各自的美学内容、结构、矛盾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5.
本文叙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历史发展,从而归纳出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56.
立足“全球化”的理论立场考察1990年代以来的历史小说创作,不难发现:历史小说在民族身份认同、传统文学精神传承等体现本土化特色方面成就卓然,但在应对如何适应全球化趋势、如何与世界文学对话等问题时却力不从心,其中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文学思想和审美的现代性认识存在不足。如何准确把握全球化、本土化和文学现代性之间的平衡点,将是新世纪历史小说建构经典时所面临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57.
文章从认识党所处历史方位出发,试分析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一重大命题的理论依据,论述了党的先锋队性质和保持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58.
王文胜 《台州学院学报》2007,29(4):40-45,59
通过实地调查,运用地理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平面揭示吴语处州方言豪、肴二韵的语音特点,并对其历史层次进行分析。处州方言豪、肴二韵的今读状态,是其自身演变和受外来方言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59.
人类历史的发展既是一个客观的和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也是一个自为的合目的的主体自觉选择过程。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克服了以往历史观的局限。实现了科学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但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价值的实现并非是一帆风顺的。是一个付出代价和扬弃代价的辩证过程。需要人们权衡利弊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60.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was a period of pedagogical enthusiasm and renewal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Based on a list of articles concerning art education published in Belgian periodicals between 1903 and 1923, the author undertakes an analysis of the title words in order to study how the subject was able to evolve. For this purpose, the pertinent title words are grouped into content categorie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se content categories demonstrate specificity compared to other periods. The specificity of the subject at a given moment implies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ubject consists of the emergence, the decline or the exchange of categories, which can also be demonstrated. The connections of these variations to historical facts are substantiated. It can therefore be stated that these variations represent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subject. However, such emergence, decline and exchange of categories is only possible on condition that each category is able to vary independently of the others. This is shown by an autonomy index as well as by an 2‐test. Thus, art education did not drop from the sky as a ready‐to‐teach school subject. Art education is always what the people make of it, which makes reflection on what it could be or has to be so important at any given moment to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