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6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113篇
教育   2138篇
科学研究   1702篇
体育   108篇
综合类   24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0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422篇
  2011年   365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81.
体育产业的产业融合与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守文  金秀英 《体育科学》2006,26(12):16-19
回顾产业融合理论,分析体育产业与媒体业、电子游戏、旅游等产业的融合。提出产业融合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树形模型”。研究认为,体育产业融合所创造出的新的融合产业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加速我国体育产业融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82.
谢军  张博  白震 《体育学刊》2015,(1):28-32
研究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升级的路径,从GVC与NVC的视角,探讨体育用品企业进行功能升级,提出构建国内价值链的前提条件。最后,以安踏公司升级的案例探讨构建国内价值链的方式与途径,并提出建议:第一,我国体育用品企业需要依靠本土市场形成与GVC相平行国内企业网络体系;第二,企业要树立价值链的竞争理念;第三,企业要依靠本土市场的资源,打造国内价值链的主体优势;第四,企业应转变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培养高级生产要素实现产业升级;第五,提高自身的治理能力,鼓励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积极与龙头、核心企业进行合作,实现价值链所有企业"共赢"。  相似文献   
883.
中国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发展现状与提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产业竞争力角度,探讨了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实质,客观分析了我国体育产业竞争力的现状,并对提升我国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对策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84.
本文详细介绍了《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课程建设思路、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对该课程知识学习领域和职业能力目标的探究,自主研制直角坐标机器人、六轴机器人和AGV三种工业机器人教学设备,进而按照工程教育理念凝练教学内容,设计四个实际工程教学项目以及典型工作任务。教学组织采用"任务分析、小组讨论、任务实施、小组考评"的方式,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85.
苏州经济已步入工业化后期,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已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旋律,经济转型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苏州高职教育主导专业要与苏州主导产业保持吻合,并加大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相适应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886.
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应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政府投资对于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等经济结构的效应。发现除了在产业结构上发挥正向的效应之外,政府投资和城乡结构与地区结构的变化在统计上不显著,表明在改善经济结构上的效应不明显。由于本文在分析政府投资效应利用的不是季度数据,而是年度数据,给研究的结果带来一些缺憾。最后建议政府应综合利用投资以外的多种政策工具,来改善经济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887.
文章简要介绍了老工业基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优势为老工业企业服务的途径。  相似文献   
888.
入世以来,我国相关产业。如农业、汽车业、纺织服装业、金融保险业受到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表现在:1.生产总量大幅度提高;2.结构性调整进一步科学化;3.国际地位提高,融入世界体系加速;4.我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等。  相似文献   
889.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经济和环境双赢的首要动力,在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结构调整阵痛期等“四期叠加”阶段,有必要深入探析绿色技术创新的碳解锁路径。考虑生态环境承载压力,以2006—2020年我国30个省市(不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和西藏)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测度各地区碳锁定水平,并基于经济结构调整视角分析了绿色技术创新实现碳解锁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要素结构优化机制以及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碳解锁效应,且在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未拥有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地区对碳锁定的抑制作用更强;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是绿色技术创新促降碳锁定的有效机制,要素结构优化则起到遮掩效应;正式环境规制能够显著调节要素结构对碳锁定的中介作用,使其发挥积极的碳解锁效应;环境规制并非所有结构优化机制促降碳锁定的有效调节手段,正式环境规制有利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高效化和要素结构对碳锁定的促降作用,而非正式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提升“双碳”目标下绿色技术创新实现碳解锁效应的认识,同时为地区制订相关政策提供建议参考。  相似文献   
890.
我国工业综合竞争力的省际空间差异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国各省区的工业显在竞争力、潜在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的空间格局呈现出典型的非均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差异非常显著。东部沿海地带工业竞争力较强,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弱。各省区的工业显在竞争力、潜在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相近的空间相关、空间集聚的特点。工业综合竞争力的空间格局与潜在竞争力的空间相关程度更高,二者相关系数达到0.86,说明工业潜在竞争力的空间差异对综合竞争力的影响更大。一些以重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尽管工业显在竞争力相对较高,但是相对于那些以资金、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为主的省区,潜在竞争力却非常弱。区域工业综合竞争力构成要素的因子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是:工业生产率因子、工业增加值率因子、工业产品销售率因子和工业生产要素占有率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