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5篇
  免费   29篇
教育   3976篇
科学研究   39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22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344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381篇
  2006年   373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When it comes to education, the dream cannot be controlled by the strictures of language or the conscious mind, and in its insistently disobedient character, is unwilling to submit to the demands of a deliberate and conscious curriculum. Indeed, we might say that what dreams represent is the absence of education itself, and a mobile energy antithetical to a fantasy of smoothly functioning teaching. In this article, we approach the question of dreaming’s place in education through two intertwined lenses: the conceptual and the literary. First, we intersperse throughout our paper excerpts from an untitled fictional narrative about a group of students who become progressively more beaten up, and whose teacher is unable to see their bruises, as they embark on the precarious task of expressing their dreaming, creative selves. We also turn to psychoanalytic theory (and, in particular, Thomas Ogden’s theory of dream thinking) to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mpenetrable nature of the dream, and ask how such qualities of unrepresentability might challenge our desires for answerable questions and legible answers. We end this piece with a recognition of the ways in which shared experiences of reading and writing may also support a place for dreams.  相似文献   
72.
转型期大众学随着经济体制、生活方式、化思想背景的转换和大众传播媒介电子化时代的到来而变得更加平民化、生活化、感觉化、从众化,它犹如一艘欲望号航船——生存欲望为动力,情感欲望为风帆,官能欲望为甲板,书写欲望为橹桨,驶向无遮无拦的民众生活与阅读的港湾。  相似文献   
73.
笔是相对史笔而言的。司马迁撰述《史记》,既用史笔也用笔。史笔旨在考信去伪,直言录实;笔旨在拟虚补罅,饰词运事。笔在《史记》中的运用相当广泛,大抵体现于五个方面,即猎奇述异、夸张渲染、拟话代言、议论抒情和细节描写。笔的运用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它使《史记》在雄踞史坛崇高地位的同时,也迈进了多姿多彩、绚丽灿烂的学殿堂。  相似文献   
74.
小说集《拳圣》中的三篇小说《哀伤自行车》,《天知地知》和《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显示出刘恒视域中的苦难本体和苦难叙事破涕为笑的演变过程,这种学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小说有关苦难叙事的文化心理的一个镜像。  相似文献   
75.
十七年文学是阶级与政治泛滥、性别有意识解构的“父”性政治特权时期,也是男性“文学父权”神话之笔蔓延、创造隐喻意味及传统意象的特殊阶段。阶级和性别的结合,并非证明性别比阶级更具特权性,只是对传统神话的分析批判多了一层视域。  相似文献   
76.
李佩甫是当代河南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植物书写"在《羊的门》《城的灯》《生命册》《平原客》等"平原系列"小说中都有鲜明呈现,它是李佩甫思考中原文化意蕴的重要切入点。在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语境中,少数人历经磨难如愿逃离乡村,最后却沦为城市生存法则的奴隶。"平原叙事"构成了李佩甫小说的主要叙事方式。平原乡村的民间文化形态不仅具有自由自在性,而且还存在着藏污纳垢的典型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原文化传统的矛盾对立关系。  相似文献   
77.
略论中国历代宫廷文学体派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代宫廷文学体派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已呈现为一个明显的文学系列。该系列包含的体派在其各自形成发展过程中和主要创作倾向中,体现出如下几个共性价值特征:一是贵族作家群落构成其创作主体,他们以重建新王朝文学为己任,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创作和理论领起、规范出一代文学并使其更为艺术化,从而推动文学的自觉;二是这些体派作家所表现出的片面讲求诗文艺术形式的倾向,往往激发起文学革新思潮,有时此种思潮甚至就由其内部发生,从而使历代宫廷文学体派大多具有启发文学革新思潮的价值;三是反映出其时贵族生活的风貌、文化心态和审美趣味,并一定程度地烘托、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的国家气象;四是体现出对女性超功利的审美倾向,并在美学史上创造出特定的贵族式女性审美模式。  相似文献   
78.
苏氏蜀学为宋学的重要学派、也是巴蜀化中极具特色的一支。蜀学之成,始于三苏父子。就苏氏蜀学中的艺思想与巴蜀化的密切关系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苏氏艺思想的形成与巴蜀化中的两汉先贤意识、杂学色彩、切人事重抒情、尚操守重节气、富异端色彩和反叛精神等关系至密,苏氏蜀学既孕育于巴蜀化之中,又为巴蜀化增添了无数光彩。  相似文献   
79.
沈从文作品中的时间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事时间是小说叙述的最基本层面,又是小说形式中最尖端的操作项目,对时间的沉思是作家人生探索的最高层次。在缺乏具体时间认定的沈从文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叙事时间丰富而深刻的把握:对叙事时间的巧妙控制使《边城》的结构成为一个精美的“完型”,其中的人物体现出“自由意志”;其他小说中,时间成为命运的显现形态;“反复叙事”催生出“地志小说”;时间还是沈从文历史思考和生命体验的维度。  相似文献   
80.
当代著名批评家王彬彬往往以社会学批评方法从事批评实践活动,表现出三方面主要特色:儒宰的入世精神和浩然正气;对道德与人文精神的坚持和对现实的批判;学理性和文学性俱佳的文本形式。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当代文学批评中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