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2395篇
科学研究   163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72篇
综合类   172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41.
The impact of innovative assessment on student experience in higher education is a neglected research topic. This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gap in the literature-given debate around the market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focus on student satisfaction measurement tools and political calls to put students at the hear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K. This paper reports on qualitative findings from a research project examining the impact of assessment preferences and familiarity on student attainment and experience. It argues that innovation is defined by the student, shaped by diverse assessment experiences and preferences, and therefore its impact is difficult to predict. It proposes that future innovations must explore assessment choice mechanisms which allow students to shape their own assessments. Cultural change and staff development will be required to achieve this. To be accepted, assessment for student experience must be viewed as a complementary layer within a complex multi-perspective model of assessment, which also embraces assessment of learning,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for lifelong learning. Further research is required to build a meta-theory of assessment to enhance the synergies between these alternative approaches and minimise the tensions between them.  相似文献   
142.
中国社会正经历着由传统感性社会向现代理性社会的转变过程,形成以理性为主题的现代社会。把理性主义作为行为选择,构建社会制度并扩展到社会各个层面与领域,形成理性选择、理性构建与社会秩序理性化结果,保留部分感性传统于现代社会基础层面,在现代社会转变中形成新的感性意识,两方面构成东北区域社会的理性与感性基础,并在东北区域现代社会意识类型、生成根据、目标与路径、社会秩序方面存在差异与对立,成为转型期东北区域社会突发事件生成的冲突诱因。  相似文献   
143.
非全日制研究生已经成为当今高校独特且不容忽视的学生群体。研究对比分析了以互动辩论和常规讲座为组织形式的教学法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互动辩论和常规讲座两种授课方式均显著降低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消极情绪。但是,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参与常规讲座的学生,参与互动辩论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课后保留了更多的积极情绪。辩论作为互动学习的教学法,可以实现情绪调节,有助于个体发展和创新者涌现。  相似文献   
144.
李林育 《大众科技》2014,(8):184-185
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所产生的的特殊群体,近年来,他们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如何帮助这些弱势群体摆脱负面情绪困扰,回归健康、阳光的生活是社会各界面临的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5.
佟欣 《科教文汇》2014,(11):27-27,32
文章从教学活动中审美主客体的关系出发,分析了移情教学法的内涵及外延,指出其在教学活动中的重大作用,并论述了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可操作性及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46.
赵颖 《科教文汇》2014,(15):214-215
服装陈列作为展示服装的重要方式,在传达服装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文学载体“故事”的形式统和服装陈列各种元素,为传递服装情感,提升服装的附加值,提高企业在情感消费时代的竞争力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7.
浅谈情感在话剧表演创作中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丽 《科教文汇》2014,(2):163-164
演员的成败,其关键在于如何准确、鲜明、生动地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必须在技艺娴熟的基础上突出”隋”的表现。表演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演员创作的灵魂.是演员内在的生命的核心,要做到“用心演戏,用情演戏”。只有把握好情感的尺度,使人物形象丰满起来,才能引导观众走进人物的心灵深处,才能使观众与作品中的人物之间构筑起情感的桥梁,产生情感的共鸣,于不觉中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48.
情绪对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情绪在体育教学中所产生的影响,对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和消除情绪中的不利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应在实践中认识和掌握诸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一些基本规律,积极培养和促进稳定的情绪,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9.
分析了中国当前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语音发音错误、缺乏节奏感、缺乏感情表现力、英语表达能力差)及问题背后的原因,认为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与声乐教学教学目标的相似性,教学方法的相通性及声乐练声曲对口语教学教材编撰的借鉴性说明应用声乐艺术解决口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0.
器乐教学已成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在授课中应根据学生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音乐情感,加强表演意识和器乐合奏的训练,提高音乐教学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