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602篇
科学研究   3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38篇
信息传播   14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国家图书馆中文名称规范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了国图中文名称规范的历史,并指出个人名称标目学科附加成分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名称非规范标目附加成分的重要性,分析虚拟团体名称,最后对中文名称规范工作提出4点建议。  相似文献   
32.
香港图书馆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的建设及经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香港图书馆界目前正建设的“中文(著者)规范数据库”(HKCAN)的目标、特色等,分析它与国际名称规范系统和其它中文名称规范系统的联系与合作前景,通过揭示HKCAN的成功经验,为内地图书馆界建设中文图书名称规范数据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李辉 《编辑学报》2007,19(5):350-351
在编辑地学类科技论文时经常遇到年代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的不准确用法,以及与地质年代单位混用;用已废除的地层单位;地层代号、岩浆岩代号及古生物化石拉丁文的不正规书写;同位素及各种组分质量分数的不规范表示;一字线、半字线的不统一用法.讨论这些内容的规范表达问题.  相似文献   
34.
人名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变化。采用定量定性的方法,通过调查分析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2006级新闻、多媒体两个专业185位同学的名字,归纳出80年代末期出生的青年人命名的方式,可以由此观照出人名中隐含的文化内涵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5.
文章对中国英语研究过程中涉及的中国英语的定义、名称、地位及其争论进行了简要回顾,对中国英语及其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6.
归纳湖南电视节目命名的创新手段,分析其使用的内在文化心理因素,指出新词新语的大量使用是湖南电视节目命名的亮点,但运用时应注意语言文字的规范。  相似文献   
37.
如今已是全球化的新时代,人们的跨文化意识愈来愈强烈。本文将从跨文化视角解析品牌名称中所蕴藏的文化观及地域文化,并且结合品牌案例进行具体分析,以期探讨品牌名称之后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38.
[目的/意义]研究利用维基百科条目的丰富信息来补充完善当前中文名称规范档附加信息不足、名称难以准确区分的问题。[方法/过程]探讨网络环境下个人名称规范档的部分缺陷和维基百科相应的优势,重点阐述维基百科的接口Media Wiki API,并从两个方面探讨实现个人名称规范档与维基百科的链接应用:一是实现从名称规范档到维基百科的链接,二是动态生成个人简介,为名称规范档提供必要的信息来源。[结果/结论]集成维基百科的资源实现中文名称规范档信息的自我完善,有效地建立中文人名名称规范档与维基百科的链接,有助于个人名称的识别与检索。  相似文献   
39.
鞍山作为地名,其历史溯源在历代史料中都无明确有序的记载和说明. 古西鞍山和东鞍山山地与鞍山的地名由来密切相关. 本文根据历代文献涉及鞍山地名的线索和相关古地图的考证,结合鞍山历史的发展脉络与古西鞍山山地的自然属性和人文历史的探究,另辟蹊径,通过古代鞍山曾用名"安山"和"龙凤山"的分析论证,阐明了"鞍山"作为地名在不同时代的演进进程.  相似文献   
40.
《竹取物语》成书于公元9世纪末到10世纪初,作者不详,一般学者认为是僧人等知识分子[1]根据口头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进行加工创作的。它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物语[2],被称为"物语之祖"[3]。同时作为用假名文(日本固有的文字)书写的早期的物语,对后世物语的发展影响深远,在日本文学史上自然占据重要的地位。有日本学者指出:"假名散文以及虚构物语都是以《竹取物语》为起始的,在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种看法在今天已经成为常识而无需再做强调。"[4]长期以来,《竹取物语》正是以其物语性而广为流传,本文就其物语性稍作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