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3篇
教育   170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父母、同伴和教师是幼师女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同伴是幼师女生获得性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和家长对幼师女生与异性交往的态度是不得超越友谊的,幼师女生的女性观受母亲、同伴的影响,表现出现代与传统兼有的倾向.  相似文献   
82.
本文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论证了建构中国管理哲学思想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为“综合创新”是建构中国管理哲学的必由之路,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全面阐述了中国管理哲学丰富的文化资源,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中国管理哲学的本质特征及基本管理模式提出了创新性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83.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巨大差距,欧盟国家在这方面有不少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通过认真学习和借鉴以推进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84.
陶渊明与他人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与古圣贤先辈及同时代亲友的和谐两个方面.他与古圣贤先辈能古今同调,神交古贤,追慕先辈.与同时代亲友能平等相待,和睦相处.他善待亲人,择友而交,友爱朋友,与下层文人及农夫则亲如兄弟.其和谐的主要原因是:对家族隐逸之风的承继与改造,自身仁爱宽厚的君子情怀以及在日常交往中互相砥砺和影响.在人际交往中,他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这种交往艺术,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领会、修炼、借鉴,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85.
当下环境伦理问题中最为关键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作为伦理规范而言,此二元关系无法真正解决深层次的价值塑造.传统儒家思想中“尽性”之“己”、“人”、“物”三维关系的说明,则能为环境伦理问题提供新的可能性思路.  相似文献   
86.
人们凭着彼此的印象而联系,良好的人际印象是吸引他人与己交往、满足自身需要的重要因素。人际印象的建构不仅需要从"术"的方面进行印象整饰,更需要从"道"的层面开阔心胸、升华自我。在现代名争利斗的人际交往场中,老子提出的"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思想对消除人际隔阂有着现实的意义,启发世人突破自我利益的局限,以"柔弱不争"的心态建构"愚朴"、"真善"的人际印象。  相似文献   
87.
本文主要从社会工作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等方面探讨了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叙述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助人自助,除此之外还包括: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正义和改善人类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等,并指出当今国内社会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怎样体现其社会工作价值观。  相似文献   
88.
高等农业院校在执行国家和省政府各种助学方针政策时,为广大困难学生解决了一些基本困难,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依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对高等农业院校资助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包含改革困难程度判定方法,加强人文关怀教育、强化励志教育和开展发展支持教育的高等农业院校贫困大学生"助人自助"体系。  相似文献   
89.
张爱玲和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中国和美国最为著名的女性作家之一。这两位20世纪著名的女性作家,虽然出生在不同的国度,但是她们通过艺术作品探寻人之生存状态和人之生存意义的信念,尤其是中西方女性的生存状态和意义却是如出一辙。由于所处时代相当,在她们的作品中,除却孤独的主题,还有其他的方面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两位杰出的女性,在孤独中浅吟低唱,用自己的智慧和生命为人类留下了永恒美丽的财富。对比张爱玲作品《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和卡森·麦卡勒斯作品《金色眼睛的映像》中的艾莉森,觉得无论是曹七巧对他人的摧残还是艾莉森无法忍受生命之重对于自己的自残,都是女性在男权社会里被压抑的体现。  相似文献   
90.
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分析澳大利亚土著作家拉里萨·贝伦特的小说《家》,通过剖析遭受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双重压迫的一家三代土著女性在20世纪一百年来的悲惨遭遇,探讨她们寻回自己的声音、重构自己身份以及再现自我的重要性及其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