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100篇 |
免费 | 455篇 |
国内免费 | 287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20347篇 |
科学研究 | 1753篇 |
各国文化 | 8篇 |
体育 | 6575篇 |
综合类 | 3510篇 |
文化理论 | 5篇 |
信息传播 | 6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313篇 |
2021年 | 588篇 |
2020年 | 921篇 |
2019年 | 708篇 |
2018年 | 282篇 |
2017年 | 257篇 |
2016年 | 331篇 |
2015年 | 780篇 |
2014年 | 2108篇 |
2013年 | 2311篇 |
2012年 | 2930篇 |
2011年 | 2822篇 |
2010年 | 1928篇 |
2009年 | 1613篇 |
2008年 | 1882篇 |
2007年 | 2074篇 |
2006年 | 2005篇 |
2005年 | 1791篇 |
2004年 | 1728篇 |
2003年 | 1401篇 |
2002年 | 1184篇 |
2001年 | 982篇 |
2000年 | 666篇 |
1999年 | 350篇 |
1998年 | 241篇 |
1997年 | 185篇 |
1996年 | 148篇 |
1995年 | 93篇 |
1994年 | 52篇 |
1993年 | 38篇 |
1992年 | 45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8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间歇性低氧训练、疲劳和恢复对H反射参数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间歇性低氧训练(IHT),以及训练结束后的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对H反射各参数的影响.方法:用自制低氧混合气体,对8名短跑运动员进行每日10~11%O2的循环低氧刺激,持续两周,在IHT前后以及IHT之后的疲劳与恢复过程进行H反射各参数测试.结果:两周IHT训练前后M波振幅增加,H波潜伏期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疲劳后即刻H渡振幅下降,恢复期前三分钟H波振幅显著降低,随后逐渐恢复,在恢复期第15分钟,H波振幅显著升高.结论:H反射是敏感的反映低氧训练以及疲劳对短跑运动员神经系统的影响指标,并提示H反射低氧训练的改变以及运动性疲劳前后以及恢复期的变化与两周低氧训练引起的H反射通路脊髓水平的适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872.
以广东省皮划艇队备战2009年十一运会的重点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记录、文献研究、数量分析等方法研究与总结250 m递增乳酸阈测试在广东省皮划艇队十一运会训练周期中的训练诊断与修正作用.结果表明,广东队年轻运动员在以此方法为检查控制手段的周期训练体系中专项成绩提高明显,并在2009年十一运会赛场取得1 000 m双人划艇、500 m双人划艇和1 000 m双人皮艇金牌的优异成绩.在广东省皮划艇队的训练过程中,250 m递增乳酸阈测试在整个训练周期中对训练强度的监控和训练计划的修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73.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领导行为与团队凝聚力模型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立根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4)
通过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问卷调查,分析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领导行为、训练比赛满意感与团队凝聚力之间的关系,构建教练领导行为与团队凝聚力之间的模型,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74.
高校拓展训练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金芬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1)
分析高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意义及可行性.认为:拓展训练课程的开设符合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发展方向,其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实施方法、教学方法等方面构建高校拓展训练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875.
低氧诱导因子-1在高原低氧训练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介绍了HIF-1的概念及主要功能,HIF-1在高原训练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总结了国内外有关HIF-1在高原低氧训练中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HIF-1在高原低氧训练中研究的意义和将来值得研究的方向。总结后认为:机体在低氧下运动时。HIF-1增加了VEGF、EPO基因的表达以及促进糖酵解的进行。可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876.
目的:探讨负重训练和补充大豆多肽干预大鼠骨骼肌衰老过程的作用效果.方法: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成年组,模型组,D-半乳糖小负重组,D-半乳糖大负重组,D-半乳糖补肽组,D-半乳糖补肽小负重组,D-半乳糖补肽大负重组.6周后处死大鼠,制作冰冻切片,测试血清以及骨骼肌各项指标.结果:与成年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和每日摄食量分别呈现升高和下降的趋势,负重和补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两种趋势,但都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骨骼肌细胞出现萎缩和退行性改变等衰老的迹象,负重和补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种现象;模型组大鼠血清SOD、SOD/MDA比值和骨骼肌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成年组,血清MDA显著高于成年组,运动和营养干预各组显著逆转这种趋势,并有明显的交互作用;与成年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骨骼肌脂褐素含量显著升高,负重或补肽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或逆转这种趋势,两种具有明显的交互作用.结论:负重训练或补充大豆多肽均可以有效的预防大鼠骨骼肌衰老过早的出现,两种方式联合运用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77.
我国女子20 公里优秀竞走运动员心理训练结构及训练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决定我国女子20 km优秀竞走运动员心理训练功能的心理训练结构及心理训练实施进行研究,认为女子20 km心理训练结构包括基础训练要素(训练依据与准备要素)、核心训练要素(训练操作要素)及支持训练要素(训练保障要素),求出核心训练要素各心理变量与竞走成绩相关关系、数量关系;对女子竞走运动员心理训练实施及实施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78.
目的:探索悬吊训练是否可以有效提高排球运动员的平衡能力.方法:运用实验研究法,依据实验前测数据,采用蛇形分组法将16名实验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共9周.试验前后进行Good Balance单脚闭眼静态平衡能力测试.结果:试验组受试者的平衡能力在试验后得到较好的提高,而对照组受试者的静态平衡能力变化不大,部分受试者出现平衡能力降低的现象.结论:悬吊训练对改善排球运动员的静态平衡能力具有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879.
运动群体凝聚力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35年Lewin提出群体动力学概念以来,使群体动力问题受到了心理学家的普遍重视,运动队凝聚力日益成为运动心理学界的研究焦点.通过对体育运动中群体凝聚力的概念、测量方法及相关研究的概括和评述,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80.
目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有强烈诱导血管生成和修复血管损伤的作用,故其在心肌中的表达程度可以作为判断运动对心脏侧枝血管生成影响的指标.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对象,通过施加中等强度的游泳训练,观察运动训练对SD大鼠心肌组织学结构和bFGF表达的影响,为运动医学与心脏康复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依据;方法:将32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运动组(E组),每组均为16只.C组安静饲养,不进行运动训练,但需放入过膝浅水中以模拟训练组环境;E组大鼠每周训练6天,每天训练1次.从第1周开始适应性游泳训练,第一次游泳5min,此后逐日累加5min,至第3周末时每天游满2h.此后,从第4周起维持这一运动量直至第8周.第8周进行游泳训练后,即刻处死各组大鼠,取出心脏称湿重以做心脏系数统计,并切取左心室前壁组织块,做HE染色和bR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心肌及心肌间质的变化,并用图像采集分析系统观测各组HE染色和bF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变化,做统计学处理;实验结果:1)一般情况观察:心脏重量和心系数,E组较C组显著增加(P<0.01);2)心肌组织学观察,HE染色显示C组心肌组织形态正常;而E组呈现生理性肥大变化,心脏毛细血管功能结构产生了良好的重构,心肌组织之间毛细血管的密度增加;3)bF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观察,C组呈弱阳性表达;E组呈较强的阳性表达;心肌细胞中bFGF表达呈特异性棕黄染色颗粒,以计算机显微图像采集分析系统计算bFGF染色面积,发现E组大于C组(P<0.01);bFGF染色平均密度E组大于C组(P<0.01);bFGF染色积分光密度,E组均大于C组(P<0.01);结论:本实验观察到,适宜的耐力运动训练可以使心肌细胞、心肌血管内皮细胞等部位bFGF的表达增强,改善心肌细胞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心脏毛细血管功能结构产生了良好的重构,心肌组织之间毛细血管的密度增加,毛细血管腔表面积密度增高,毛细血管与心肌纤维的比例增大,使心脏产生适应性生理肥大,表明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使心脏发生生理性肥大,其机理可能与bFGF的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