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52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12128篇
科学研究   1229篇
各国文化   26篇
体育   116篇
综合类   637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2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17篇
  2021年   521篇
  2020年   440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437篇
  2014年   1140篇
  2013年   1058篇
  2012年   1382篇
  2011年   1284篇
  2010年   861篇
  2009年   781篇
  2008年   793篇
  2007年   933篇
  2006年   888篇
  2005年   795篇
  2004年   644篇
  2003年   590篇
  2002年   449篇
  2001年   354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其关键在于实行政治体制改革。从当前中国改革的形势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相似文献   
82.
儒学中的道德观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通过对儒学中道德涵义的考据,可以发现人之为人的内在根据。社会中外在的制度以及礼仪、风俗规定了道德的含义,人与道德的关系也就是制度中的人的依据,因此,现代儒学语境中的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虽有区别,但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即都在于成人、成士、成德。  相似文献   
83.
民初河南组党热潮的出现,集中反映出辛亥革命后河南政治生活的活跃和各阶层人民参加政治生活、改善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地位的要求。民初河南组党热潮的出现,具有区域性特征,同时也是全国组党热潮运行轨迹的一个缩影。从中可以折射出民初河南乃至全国社会政治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84.
大学生中存在的逆反、从众、冷漠、困惑等心理会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消极的影响。这些心理障碍是由大学生自身特点、社会因素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原因造成的。消除这些心理障碍的教育策略主要有情感认同法、认知改变法、榜样教育法、激励法。  相似文献   
85.
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同时结合实践,从增强时代感、影响力、长效性等方面,对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6.
自 2 0世纪 80年代末以来 ,西欧政党格局发生一定变化 ,进一步向两极格局靠拢。政党格局的变化是由于冷战后冲击波、各国社会经济政治及选民队伍变化等一系列因素所致。西欧政党格局的变化将对未来西欧政治走向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7.
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环境在应然的层面上,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实然的层面上,各高校情况参差不齐。这种现实状况的形成既有政策性的原因,也有人为性的因素,当前的出路在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寻求统一而又极具操作性的“刚性制度”保障,推进先进教育个案的普及化。  相似文献   
88.
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对现行政治体制进行科学分析,指出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他还提出了改革的总体方案,规定了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89.
实践具有一种各时代共有的最古老的昂原始的“共同性”,这种“共同性”意谓着一种对现状的变革;实践引起的变革必然包含富有挑战性的结论,实践需要的是实事求是的精神。  相似文献   
90.
邓小平同志生前没有明确提出政治文明的概念,但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却清晰可见其政治文明思想的理论脉络。邓小平对政治文明思想的贡献主要在于抓住政治文明的核心和本质———民主政治,并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主线,始终围绕新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将其贯彻于社会主义政治改革实践与探索之中,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动力、必由之路和立足点等方面理论成果,事实上建构起“什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