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6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40篇
教育   672篇
科学研究   175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2篇
综合类   37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5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左孝凡  陆继霞 《资源科学》2020,42(2):274-285
农地流转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促进贫困户实现脱贫的重要路径,引导农地有序流转对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通过构建可行最小二乘法(FGLS)模型对中国农村居民贫困脆弱性进行测量,以农户未来陷入贫困风险为贫困的测量指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研究农地流转的减贫效应。研究发现:①在贫困脆弱性视阈下,分别以中国现行贫困标准和0.3贫困脆弱临界值标准,仍有22.3%农村居民群体处于贫困状态,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脆弱性水平分别为0.295和0.258,远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②农地流转具有显著减贫效应,能够有效降低农村居民未来陷入贫困的风险,通过PSM方法消除“自选择”偏误后检验结果依然稳健;③农地流转的农业产值增长效应达0.573,农地流转可以通过提高家庭农业产值降低农村居民的贫困脆弱性。为此,提出了加强深度贫困区扶贫力度,提高深度贫困区居民自我发展能力;推进农地有序流转,培育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2.
因教致贫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国强 《高等教育研究》2007,28(3):41-45,51
因教致贫现象是社会失范的一种表现,会造成合理社会流动受阻、阶层差异代际转移、读书无用思想重现和社会不安因素积聚等社会危害。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失衡、个人教育费用投入过高、弱势群体教育成本补偿不够和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因素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通过构建合理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保证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供给、实行科学的教育成本核算与收缴制度、完善教育投资收益的回馈渠道、引导理性的家庭教育投资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因教致贫现象。  相似文献   
33.
扶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脱贫致富是中国新一轮减贫的重点,片区扶贫是把片区作为主战场,以片区的形式组织扶贫开发。选取武陵山片区有代表性的41个县为样本,采用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的相关数据,基于密度、距离和整合的3D框架分析县域贫困发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经济中心距离越远、基于面积的经济密度越高、扶贫资金越多的县,贫困发生率越高,反映出经济发展与扶贫工作不同步、偏远地区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以及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和扶贫精准度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应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县域经济密度和减贫绩效“双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偏远地区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距离;建立和完善精准扶贫、协作扶贫机制,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34.
穷困抗辩权又称紧急需要抗辩权、拒绝赠与之抗辩权或赠与履行之拒绝权,是赠与人自己权益保护的制度.各国立法都规定了这一制度.本文试就穷困抗辩权的理论基础、适用条件及与抗辩权相关的一些问题予以探讨,以期在实践中更好地适用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35.
王伟 《兰台世界》2021,(3):89-92
在高校档案管理中,建立农村经济困难大学生档案有助于准确地认定资助对象、精准地确定资助方案、实现有效的外部监管。目前,高校在农村贫困生档案管理中还存在着信息不真实、更新不及时、档案功能单一、信息化水平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加大资料审查力度、实施动态化管理、坚持育人为本和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6.
体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理论、均衡理论和现代社会治理理论在体育领域的现实应用,亦是体育在扶贫工作中的实践形式。我国体育扶贫经历了从单一政策性扶持到多元社会融入的发展变革。但在现阶段还存在社会认知度有限、政策针对性不强、参与主体和方法手段相对单一、长效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提出:要科学做好顶层设计,将体育扶贫全面融入乡村振兴战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不断创新体育扶贫的形式与内容;完善配套政策,为体育扶贫营造良好的环境;唤醒扶贫对象的脱贫意识,激活乡村振兴的自我发展动力;加强体育文化精准扶贫,兼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为体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工程中发挥更重要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针对重庆市308位参与精准扶贫活动的科技特派员的调查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科技特派员的胜任力特征对精准扶贫过程中帮扶效果的影响关系。研究得出:科技特派员的胜任力模型包括思想意识、工作技能、指导帮扶能力、创业帮扶能力四个维度19项指标。科技特派员的思想意识对其创业帮扶能力具有较强的积极影响,工作技能对其指导帮扶能力和创业帮扶能力均具有积极影响,优秀的帮扶能力可以对精准扶贫帮扶效果产生积极作用。因此,应根据该胜任力模型建立提高科技特派员胜任力的培训长效运行机制,完善其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创业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38.
中国的贫困问题与NGO扶贫的发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认为,中国旧的贫困问题已经获得缓解,但新的贫困问题依然严重。政府的扶贫运动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存在着财力不足、效率偏低、强化官僚系统及容易滋生腐败等不足,从而需要重视NGO(非政府组织的英文缩写)在扶贫中的作用,主张走官民结合的扶贫道路。  相似文献   
39.
可持续发展强调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又是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当前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中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较低的人口素质以及众多的贫困人口的存在,成为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因此,要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从人口角度,必须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进行有效的调控,提高人口素质,并采取措施消除农村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40.
体育精准扶贫:逻辑起点、实践探析与推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精准扶贫是一种重要但受到忽视的精准扶贫模式。将体育纳入精准扶贫中,采用"体育+健康"、"体育+文化"、"体育+旅游"、"体育+产业"等多种组合扶贫模式,能推动贫困地区在健康、文化脱贫的同时,在经济上也同步脱贫,从而构成体育精准扶贫的逻辑起点。从实践探索来看,体育精准扶贫存在精准识别方法不成熟、精准识别对象不均衡、精准帮扶主体比较单一、精准帮扶措施比较简单、精准帮扶脱离靶向、精准脱贫成效的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困境。最后,结合以上问题,从加强顶层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