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3篇
体育   175篇
综合类   5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古典式摔跤的心理素质与训练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在实战和比赛中的心理素质变化情况,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和训练经验总结,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训练心理素质的目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2.
何强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1):112-115,128
为了解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特点,采用调查、实验和数量统计方法对我国87名现役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1)与一般运动员相比,优秀运动员具备更加全面的运动素质,尤其体现在最大力量和专项运动素质方面(P<0.01);(2)不同级别优秀运动员仅在一般力量素质指标中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3)通过对不同级别最大力量和相对最大力量的比较,发现级别越大的运动员,最大力量素质越突出,但运动员的相对力量水平却随着级别的增大而逐渐减少,表明中小级别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优于大级别运动员。  相似文献   
33.
郭露露 《精武》2012,(6):8-10
本论文研究目的是解决国内男子摔跤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不稳定因素,日前男子摔跤运动员在比赛中往往无法发挥真正的实力,心理因素的影响很大,通过对国内男子摔跤运动员比赛中心理因素的调查分析造成心理不利因素的原因,解决问题以保证在今后比赛中更好的发挥党技水平,全面提高国内男子摔跤运动员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34.
通过ISOMED 2000肌力测试系统对国家古典跤队优秀运动员的膝关节屈伸肌群、肘关节屈伸肌群、躯干屈伸肌群和肩关节外旋、内旋肌群进行了等长肌力测试,获得了优秀古典跤运动员所测关节肌群的力量数据。通过研究所测肌群的相对峰值力矩屈伸比,左右侧肌群相对峰值力矩差异和各关节力矩占躯干力矩百分比,初步揭示了古典跤运动员所测肌群的力量特征。  相似文献   
35.
以浙江省优秀男子摔跤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控体前后不同运动员血清脂肪酸的代谢情况,尤其是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变化情况,为运动员减控体重方案的制定与具体实施提供依据。结果显示,控体前后,运动员血清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均发生了显著性变化,不饱和脂肪酸量总量都在升高,总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都有所升高,而且不同运动员由于自身体质状况的不同,对控体前后产生的反应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36.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中国式摔跤"竞技运动教材化"的发展现状及该运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式摔跤"竞技运动教材化"具有无限可能,可以通过提炼专项运动的核心元素,并着重排除过度专业化的素材,使课程保留中国式摔跤运动的半专业性,使大众了解这项运动的价值,并鼓励更多的人参加这项运动。  相似文献   
37.
ABSTRACT

Professional wrestling is a popular, global, performance phenomenon that is in many respects sport-like, but tends to be shunned by serious sports fans for its alleged ‘fakeness’. Yet its own fans often behave exactly like regular sports fans: getting caught up in the action, responding emotionally to the performances, and engaging in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competitive strategies and the turns of events. How does this alleged ‘fake sport’ engender such complex and deeply emotional appreciation? Here I provide an analysis of pro-wrestling that explains and emphasises its narrative, dramatic and fictional aspects, showing it to be a complex representational work that can be appreciated aesthetically and emotionally on a number of levels.  相似文献   
38.
对2004年全国女子自由式摔跳锦标赛和冠军赛跪撑技术进行分析,认为女子自由式摔跤跪撑技术的发展是获得女子自由式摔跤比赛胜利的关键.同时指出,在跪撑技术的使用中应侧重于滚桥和交叉抱小腿这两种跪撑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39.
崔补和 《体育科技》2010,31(2):58-61
通过对自由式摔跤运动员降体重过程中生化指标的研究,了解降重对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寻求科学的降重方法,为教练员科学系统地安排训练,提供客观数据。  相似文献   
40.
中国摔跤历代名称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摔跤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特别是它的称谓在各个时代都有不同。先秦时摔跤称为角力、相搏、手搏,主要用于军事训练。秦时正式定名为"角抵",开始成为娱乐表演项目。汉代摔跤称角抵、武戏,出现职业化倾向,形成三种固定风格。两晋南北朝时期又称为相扑、蚩尤戏、争交。唐宋时期摔跤活动达到高峰。明清摔跤多称布库、撩脚、撩跤、掼跤,并且进入泛民间化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