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1篇
教育   193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抗日战争胜利后 ,1945年 9月新疆三区民族军向国民党发动大规模进攻。张治中奉命调查解决新疆伊犁、塔城、阿山三区少数民族革命暴动问题 ,他遵循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民族主义原则 ,和平解决了新疆问题。  相似文献   
52.
在历史学习中,总有一些概念因教科书篇幅和文字限制,难于有清晰具体表述,因而容易引起歧义或误解。王充在《论衡·案书》中说:“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两论相订,是非乃见。”是说通过比较,可以使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全貌和道理。下面,略举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史实数例,用比较的方法,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53.
孙中山以中国国民党领袖权威的身份,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合作形式、合作的政治基础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他采取以国民党为中心的非平等合作形式,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了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同时,他使两党合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其个人的政治权威,在合作形式的选择上表现出明显的排他趋向和功利主义色彩,其政治纲领与中共的主张存在鲜明的分歧。因此,国共合作伊始就潜伏着若干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54.
党义教育或党化教育这一名词,已经久被人们所淡忘了!最近以来,在报章杂志和一部分教育界人士的言语之间,又有人主张恢复党义教育,或在课程内加上“三民主义”一课。这种建议,原是未可厚非的。因为三民主义是抗战建国的政治基础,要抗战必胜,建国必成,不但有需于全国人民对三民主义的深切了解,尤需于全国人士能起来实行三民主义。  相似文献   
55.
三民主义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之一,作者在省级课题研究中利用"原理仿习式"教学模式对三民主义理论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仿习实践与探究,实现了有效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56.
三民主义     
今世已是民主时代,谥法名号从此尘封。三千年帝君制度俱已革除,人民自做国家主人翁。自总统以至百官群僚,都是人民的公仆。这一个有史以来重大的开新局面,是谁所创造的?就是孙中山。  相似文献   
57.
长期以来,我国历史教学界普遍认为,1924年,在国民党改组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下,孙中山提出“节制资本”的主张,丰富和发展了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的内容。而从以下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说法流行之广、影响之大。  相似文献   
58.
汪精卫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对中国历史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汪精卫一生政治思想复杂多变,这一点突出表现在他对三民主义的认识上。汪精卫对三民主义的认识是一个历史蜕变过程。本文主要分析与探讨汪精卫对三民主义认识历史蜕变的原因:时代特点原因、个性心理原因、权力斗争原因以及陈璧君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59.
在辛亥革命100周年即将到来时.笔者将探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作为近期的一个研究课题。面对因改革深化而凸现的各种民生问题。以及党和政府制定的各种民生政策.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很自然地便放到了民生主义上面。年鉴学派的创始人之一马克·布洛赫说:“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借用日常生活经验.并加以必要的取舍.赋予新的色彩来再现历史。”  相似文献   
60.
爱国救亡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主题,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的爱国救亡思想是在吸取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积极因素的基础上,把西方资产阶级的革命理论和社会政治、经济学说,以及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权组织和民主制度,同中国社会的严酷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