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1篇
教育   229篇
科学研究   22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不作为犯罪是相对于作为而言的,是指行为人在能够履行自己应尽义务的情况下不履行该义务。不作为具有行为性。研究不作为犯罪,有利于确立犯罪范围,正确区分罪与非罪。  相似文献   
62.
片面共犯是否成立共同犯罪,司法实践中对所谓片面共犯人如何正确定罪量刑,一直是刑法学界存在争议的问题。笔认为承认片面共犯属于共同犯罪不但有违刑法设立共同犯罪制度立法宗旨,并且会使司法实践中对所谓片面共犯人的处罚无所适从,出现混乱;但有些学提出的把所谓片面共犯人一律视为间接正犯,也不能很好地解决对其正确定罪量刑的问题,最终仍不免落入共同犯罪的俗套中。  相似文献   
63.
不纯正不作为犯在刑法中没有予以明确的规定,对其的处罚是以作为犯罪的法条定罪处罚的,那么如何实现不作为与作为的等值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但是通过对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等值性的理论考察,可以发现等值性的认定应该从作为义务以外进行论述。等值性应该有自己的独立的存在地位,从作为义务内部论述等值性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完整的。等值性应该从不作为的客观载体,即作为义务的存在、作为义务的强度、危害结果以及实施行为时的客观情状等因素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64.
王刚 《青年记者》2005,(5):45-45
在很多情况下,记不报一条新闻,比报这条新闻,要作更多的思考,承受更大的压力,以更强的良知和职业责任感作保证。  相似文献   
65.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制定以来,备受国内外理论界关注,同时司法实践中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对此问题所做的探讨会对立法修改有所裨益。在犯罪构成四要件之中,客体处于一种统摄全局的地位,与其它三要件不是并列的关系,明确这一点才能避免理论上基于不同立场而发生的诸多争执,并以此思想为指导,对本罪的四要件加以辨析和确定,以期达成理论上的和谐和统一,共同达至完善我国刑事立法及繁荣刑法学理之目的。  相似文献   
66.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问题,历来就有“未解之题”和“最难且未令人满意地解决的难题”之称。不真正不作为犯是开放的构成要件,它的构成要件的行为是违反作为义务的不作为,但是该作为义务的内容及范围并不明确,在认定时需要法官予以补充,在实际应用时有许多疑问。作为义务是不作为犯罪的核心,反映了不作为犯罪的基本犯罪事实和构成要素之本质特征。随着社会不作为事件的不断发生,迫切需要对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进行统一正确的界定。  相似文献   
67.
非法拘禁导致被害人自杀身亡,行为人是否成立"非法拘禁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理论上存在肯定说、否定说、折中说等观点,上述观点均存在瑕疵,导致司法实践中行为人承担的刑事责任相差甚大。对于此种情况,应当引入"不作为"的理论,因为非法拘禁行为使得被害人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行为人对被害人的生命安全负有保护义务,有义务阻止被害人自杀事件的发生,能履行而未履行这种保护义务的,视其主观罪过不同分别成立故意杀人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与非法拘禁罪(基本犯)数罪并罚。  相似文献   
68.
如果说当前提高行政机关执法水平的关键在于提高行政机关履行作为义务的能力,那么人民法院行政审判的重点也应关注司法权对不履行作为义务行为的审查。本文旨在行政审判实践对不履行法定职责审查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不作为理论研究之共识,提出不履行特定作为义务之行政行为的内涵、特征和构成要件,以促进行政诉讼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69.
我们学校存在着这样一个特殊群体,那就是有一定规模的“35岁不作为”队伍。明明这次他去参加优质课比赛肯定拿奖,可他一句“我又不评职称,让那些需要评职称的人去!”从而使学校的利益受损。客观地分析“35岁不作为”现象,职称的评聘是罪魁祸首。教师评上中级职称以后,由于受高级职称指标的限制,大部分教师便感到“前途”无望。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作为学校是不是就让这样的现象“放任自流”?笔者认为,应该坚决地说不!学校应该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层面探索一些新路子,给35岁以上的教师找到事业发展的“第二春”。  相似文献   
70.
本文从一起查阅自家房地产档案的案例开始,由对案件的分析入手,详细阐述了协调档案法律体系中各层级法律规定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立不作为追究的法律制度,以加强档案开放利用工作的进程,确保公民民主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