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8篇
  免费   6篇
教育   2410篇
科学研究   50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93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1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尧目考辨     
《荀子》云“尧舜参牟子”.古今中外学者训解,或谓书有脱漏,或谓尧目异常.予周析众解,忝立新说,以为文无脱漏,目无异常.所谓“尧舜参牟子”,实偏于舜.  相似文献   
992.
《现代汉语分类词典》是类别-层级结构的分类体系,五级类是整个词系统的基础。本文以五级类的形成为中心议题,探讨了类的组成单位、类组织关系、类之间的关系以及相邻类、上位类、体系结构本身对五级类构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X什么Y"格式是一种高频使用的口语表达方式,表达说话人心中对某事、某现象的疑问,主观否定认识或主观评价,具有强烈的感情倾向,并带有明显的自我印记。经过对诸多语料的分析,"X什么Y"格式具有三种格式:表疑问,表否定,表任指。  相似文献   
994.
晋欢 《阅读》2014,(41):2+1-2
<正>大书虫寄语:一本好书宛如一缕阳光,驱走寒冷,送来温暖;消除孤寂,充盈快乐。——金立校长读书,不但能充实自己,而且能帮助我们认识更好的自己。——姚赛巾教师生命,浸染芬芳的书香;人生,飘溢浓郁的书韵!——赵红教师我相信,读书的本质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深奥,而是要回归人类追问世界的天真。——房爱斌教师  相似文献   
995.
别骂香蕉     
韩浩月 《阅读》2014,(43):9-10
<正>有天下班回到家,儿子把我拉到玻璃餐桌旁。桌上摆着两只香蕉,颜色、个头都相差无几,像孪生兄弟。我猜测儿子的意思是让我把香蕉吃掉,但他说的话却吓了我一跳,他说:"爸爸,你挑一个香蕉骂它一顿!"为什么要骂香蕉?试想一个刚下班风尘仆仆的中年男人,来到家手还未来得及洗一把,就冲着一只香蕉开骂,这事传出去准会被人当作神经不正常。所以,我觉得儿子出的这个主意也够馊的,但接下来他的一  相似文献   
996.
上下关系(hyponymy),又名语包含,是指一种包容关系,即类概念的词包容种概念的词;本文从上下关系理论基础出发分析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便于更好推动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997.
汉字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就使用汉字来记载日语。因此,在日语中有着大量的汉字词汇,并且这些汉字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的词汇字形相同。对于这些汉语和日语中所共有的汉字词汇,从字形和词两方面统合来分析的话,可以把其分为同形同词、同形异词、同形岐词以及日本人独创的汉字这样几类。本文试从汉日语言对比的角度,从词汇的意方面,分析探讨日语汉字词汇中的同形异词和同形岐词。  相似文献   
998.
[考点解读] 本考点要求考生能够理解重要词语的语境、比喻、引申等;能够根据语境需要正确选用词语,辨析词语(或成语)运用的正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的表达效果;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推想文章中生僻词语和新生词语的恰当意;根据语境正确运用关联词。  相似文献   
999.
说“唐”     
“唐”在古代文献中的最常用为朝代名、国名、地名及姓氏。“唐”的词源为“大”、“高”,与“堂”同源,其常用还有道路、堤防、池塘等。因词引申而孳生出“塘”、“溏”、“阝唐”等字,其中“塘”进一步引申出“驿道”、“驿站”、“报告”、“十里”等。  相似文献   
1000.
假设连词“使”产生于先秦,由泛动词“使”发展而来,经历了“使令动词-泛动词-假设连词”的演变模式。“使+N+V2”格式中V2所表示事件实现可能性的弱化、事件所在时间的变化以及事件关涉人物的变化是“使”语法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