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4561篇
科学研究   538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7篇
综合类   227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109篇
  2024年   183篇
  2023年   645篇
  2022年   577篇
  2021年   511篇
  2020年   369篇
  2019年   394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在互联网时代,新技术的成熟运用驱动着传统零售行业不断创新。面对行业的发展和变化,商科专业作为输出零售业人才的主要来源,其人才培养模式也必须与时俱进。为响应国家对“教融合”的号召,服务地区经济发展,以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为例,针对教融合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结合业学院订单班的实践经验,提出基于业学院的教融合育人模式,从业学院的“政府+商会(行业协会)”办学体制、“政、行、企、校”四方联动运行机制、“小微”订单班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和以企业为主导的实践课程体系等方面提出改革路径,丰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2.
高素质职业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现代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深度推进教融合、校企合作,以期为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本研究基于教融合视角,研究中等职业教育商贸专业的课程改革困境,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内在原因,提出破除困境的可行建议,为进一步深化教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中等职业院校致力于培养一线岗位所需的实践型人才,所开设的课程大多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中职英语课程的任务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语言基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发展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开展语言实践活动,认识文化的多样性,形成开放包容的态度,发展健康的审美情趣,理解思维差异,增强国际理解,坚定文化自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中职英语教师如果能将英语与专业学科相融合,对于学生的就业和发展将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4.
高职教育产学合作长效机制论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合作由合作目标、合作主体、合作客体、合作职能与方法、合作环境五大基本要素所构成。高职教育学合作的长效机制体现了合作要素的有机组合和共同作用,使要素及要素结构处于优化状态;它包括学合作的战略导向机制、利益驱动机制、组织保障机制、项目牵引机制、政府协调推动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学合作长效机制的建构,需要学合作正式教育制度、非正式教育制度及其实施制度的保障。  相似文献   
65.
形成校企(院)命运共同体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要求。针对新时代职业教育存在的困境,如何进一步深化校企(院)合作,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是当前亟待探索的课题。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基于国家示范职教集团的框架,遵循现代共同体内在的生成逻辑,通过校企双方搭建“校(企)院协同育人”机制,联合开发共享课程及资源,共建业学院,共同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创新团队,建立校企(院)“学研创培育”实践共同体,实现“三共赢、四共生”,初步探索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模式,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6.
伍红军 《职教通讯》2022,(11):41-51
1980年以来至今40余年,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机制围绕“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两个主命题几经变迁。从20世纪80、90年代的“教结合、联合办学”起步,依靠校办工厂这一主要载体,采取半工半读的师徒制形式,为彰显职业教育特征的办学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跨入新世纪之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式确立,订单班是最主要的人才培养载体,校内生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成为主要人才培养形式,标志着职业教育独特办学模式的成型;进入新时代,“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最终奠定,办学载体向平台化方向发展,业学院、职教集团等多元化载体大量涌现,中国特色学徒制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形式。历经40余年之发展,“教融合、校企合作”八字箴言成为职业教育共识,业界与职教界、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呈现出一个相对理想的面貌。  相似文献   
67.
教融合与职业教育相伴相生,推进“业发展与教育需求整合”是职业教育天然的使命与追求。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教融合存在教融合双向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教资源对接机制不顺畅、教资源配套供给不足等现实困境。基于此,在不同层面阐释了双高背景下教融合的时代使命:对国家而言,要高水平整合教优质资源,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对院校而言,要系统改革高职院校办学模式,提升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对企业而言,要引领支撑企业转型和创新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最后,从政策先导、理念引领、机制保障、资源为本等方面,对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融合的路径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68.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途径。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普遍存在合作不深入、合作质量不高、合作效果不好等问题,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结合教融合项目,构建了“找痛点、报课题、育团队、共研制、做试验、真应用”的“闭环式”校企合作模式。以问题为导向、需求为牵引、技术创新为抓手开展校企合作,挖掘企业在生经营中痛点问题,精准发力,进行技术研发、品研制与应用。通过闭环式管理推进科技创新,技术服务解决企业痛点问题的同时,培育了校企合作团队,锻炼了学生能力,切实改善了当前校企合作不深入、教融合层次低等问题,实现了校、企、生三方共赢目标。  相似文献   
69.
以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为背景,面向行业发展、工程应用和实践教育需求,积极开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改革研究。首先对新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调整,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其次遵循教育教学和人才成长规律,提升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范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同时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最后加强校企联合,深化教融合,打造校企师生学习共同体,培养新工科背景下多元化、创新应用型卓越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70.
开展职业教育教融合绩效第三方评价是完善职业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实施职业教育教融合绩效评价的最佳方式,也是推进职业教育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但是从实际情况看,职业教育教融合绩效第三方评价遭遇了制度供给、机构发展和实践应用三重困境,要推进第三方评价的开展,必须强化职业教育教融合绩效第三方评价的立法和制度供给,加强职业教育教融合绩效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培育和发展,推进职业教育教融合绩效第三方评价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