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780篇
科学研究   126篇
各国文化   72篇
体育   202篇
综合类   48篇
文化理论   34篇
信息传播   58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323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1.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菲律宾女子非常漂亮。从邮票上也可以看到:黑头发,大眼睛,穿着双肩耸起的蝴蝶装。她们的皮肤是棕色的,就是西方人羡慕的“健康色”;而女子都有一种天生的妩媚,喜欢用珍珠、彩见、鲜花装饰自己。海岛的熏风养育出自然的美。许多菲律宾邮票的画面,  相似文献   
12.
林霏开 《上海集邮》2002,(4):31-33,F003
埘于21世纪之初的中老年人来说,艺术鉴赏的能力,大体到印象派作品为止。当代的、前卫的东西,虽也尽力去理解,但大多觉得不可思议。也许,“理解”正是对“领悟”的一种干扰吧?”跟着感觉走”已成为时髦。在去年上海举办的一次奥地利当代艺术展览中。  相似文献   
13.
云鹏 《教育艺术》2005,(6):26-26
您是我们的女校长.可第一次看到您的名字,还以为您是八尺男儿。3年前的一个丹桂飘香的时节,您身负重托,怀揣希望,从一所区重点高中来到了南湖高级中学(综合高中),从此,您的勤奋与睿智、朴实与至诚、欢乐与忧思,便融入了幽雅温馨而又充满生机的南湖校园。  相似文献   
14.
都市报中的老年人形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正朝老龄化社会发展,大众媒体是怎样描述和塑造老年人群体形象的?这些描述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有关刻板印象(stereotype)的定义很多,但至今没有一致认可的定义."按照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的经典解释:'刻板印象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特征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 ①  相似文献   
16.
姜洪源 《档案》2008,(2):29-33
我第一次知道莫理循这个名字,是在10年前翻译华尔纳《在中国漫长的古道上》的时候。1923年,华尔纳带领美国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考察队到敦煌和额济纳进行考察和挖掘。他路过凉州的时候,遇到了一位长期活跃在西北地区的传教士同时又是中亚探险家的乔治·亨特,从他那儿了解到《泰晤士报》记者、后来做了中国政府顾问的莫理循曾到中国西北进行过一次长时间的考察,  相似文献   
17.
植入式广告运作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入式广告是指将产品服务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传统广告片策略性地融入电影、电视、报纸、杂志、网络游戏、手机短信、小说等各种媒介内容中,通过场景的再现,让观众留下对产品及品牌印象,继而达到营销的目的一种营销方式①。  相似文献   
18.
一幅冲击力强的新闻图片对舆论引导的作用不可低估,而能产生视觉冲击力的途径很多,譬如新鲜的拍摄内容,或者恰当的形式运用.  相似文献   
19.
采访中刻板印象的影响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敏 《新闻前哨》2008,(8):66-67
刻板印象是一种人类天生具有的认知策略,它自动地、无意识地、难以改变地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行动。最近的研究成果表明,刻板印象是可以控制和调节的。本文引用社会认知心理学中对刻板印象的研究成果,分析它对新闻采访工作的影响,探讨记者应该如何控制刻板印象的不利影响,实现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20.
《视听界》2008,(2):1-1
《视听界》筚路蓝缕,是中国广播电视不可多得的一片完全在市场经济氛围中成长的前沿学术绿洲。正因为在传媒业界体制转轨最早,生存感触最深,离实践一线最近,因而她有着比其他媒介理论刊物更强烈的紧迫感与危机感,并一再显示出眼光敏锐而手段又灵活务实的办刊理念。她不拘一格,广开言路,一心网络延揽全国学界业界精英,同时力所能及地深入到全国各地传媒改革的浪潮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