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2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0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启功先生不以研治魏晋玄学及玄言诗闻名,但他在这些方面至少有三个观点值得我们关注:一是关于道教对魏晋玄学及玄言诗兴起的启示,启先生认为,早期五斗米道、太平道等道教组织所表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和破坏力,使意图从思想、理论上颠覆儒学独尊地位的人,有足够的信心以道家思想为基础来构建一种反传统的新思想;二是关于《兰亭诗》与玄言诗的关系,启先生认为无论是从使用的词汇还是从表达的意趣上来看,《兰亭诗》都应该算作非常重要的玄言诗。同一个诗人所写的四言和五言,在词语和意义上都有一定的联系,这反映了他们探索诗歌体式的过程;三是对于陶渊明、谢灵运、支遁等玄言诗人,启功先生也从诗歌创作的角度,说明了他们在生活和创作上是否自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2.
启功与东坡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他们都是诗人,诗作特立独行、幽默诙谐,都是各自时代背景里的诗词改革家;他们都是大学者,精通相关学科的学问,将杂家之学推向极致;他们都是大书画家,在书画造诣上都雄踞不同历史阶段的顶峰,都是书法史上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是集写家与理论家于一身的全才;他们都是教育家,教育理念、态度和方法有孔子之遗风;他们都具有高尚的品格,仁者爱人、热爱生活。他们是悠久的文化传统中的星座,我们在仰视他们的时候感到的是格外的明亮和永恒。  相似文献   
103.
李多 《教育文汇》2012,(4):34-34
我的父亲在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期间,曾与启功先生相识,两人常有书信诗词往来。我利用这个机会,认真研读过启功先生的一些文章诗词,并对其中有关教育教学的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启功先生总结出自己的教育经验有九条,第一条是:站立讲台要有一个样子,人脸是对立的,但感情是不可对立的。这句话给我的影响极深,成为我从事教育教学恪守的格言.  相似文献   
104.
启功先生一次生病住院,医院向他的家人和单位发了三次病危通知,许多人都为启功捏一把汗。启功先生的一个老朋友听说了,就打电话过来问候。刚从昏迷中醒过来的启功接过电话,慢慢地说:我已经‘鸟呼’一回了。  相似文献   
105.
朱彝尊家书,为唐长孺先生收藏,由启功先生题跋,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却从未发表.其中有关"已未词科"的记载,反映了康熙"文治"对文人出处的影响,以及"己未词科"的内幕,也可补证朱彝尊年谱.  相似文献   
106.
从人生经历和教育经历出发 ,分析启功先生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 ,以及启功先生在治学方法上打通传统文化各领域的特点。探讨启功先生对北京文学、民间文艺的研究 ,北京文化对启功先生文学、艺术创作的影响 ,进一步分析启功先生在文学、艺术创作与人格形象上与北京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深层关系  相似文献   
107.
我爱好集邮,喜欢自制首日封。龙年又快到了,即将发行第三轮龙票,不禁想起了1988年我自制龙票首日封的一件往事。记得那年1月5日,我从蓬莱邮局买了数枚戊辰年8分龙票,并在自己制作的空白信封右上角贴上了一枚,然后去县里龙山店邮政支局盖日戳,一枚自制龙年首日封就诞生了。  相似文献   
108.
启功,字元白,满族,1912年7月生于北京,我国当代著名古典文献学家、古代文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书画家和文物鉴定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古迹整理规划小组顾问、中国文史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  相似文献   
109.
专家点评: 观察当今世风,有无"读书热"尚不敢说,而"出书热"是绝对有的.其他不论,单说自个儿写自个儿、儿女写老子的自述性、传记性、回忆性作品就足以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只有官修志书、而无民间参与的有血有肉的人物详记,就不能说是真实地再现了历史.从这一点上讲,传述性图书写作热是一件大好事.但好事归好事,确也有一个必须严格守住的底线,这就是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然而有些作品却并不能做到这一点,故弄玄虚、夸大溢美、凭空编造、牵强附会……  相似文献   
110.
《出版史料》2005,(4):125-125
上世纪70年代初期,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中华书局重新起动整理点校“二十四史”与《清史稿》。因此中华书局就邀请高校及有关研究机构的教授、学者来中华书局工作,著名书法家、学者启功应邀点校《清史稿》。启功与中华书局有特别密切的关系,称中华书局人为“老同事”,不仅为中华书局出的书题写书名,估计总得在百种以上,而且自己的书稿大部分交中华书局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