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1篇
教育   543篇
科学研究   2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对德彪西《水中倒影》的和声语言进行分析,可看出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独特的和声技法对该作品调式调性的影响,以及该作品与传统和声语言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在敦煌卷子中有一些属于上梁、驱傩、障车的歌辞,题为《二郎伟》。有人认为“儿郎伟”三字是没有意义的衬词,是跟《悉昙颂》中“现练现”等一样的名声。笔认为“儿郎伟”和《悉昙颂》中的和声在语音结构及用法上完全不同,并做出了语音分析。  相似文献   
13.
试论舒伯特钢琴小品中的抒情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舒伯特钢琴小品的创作特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与介绍,阐述了他对钢琴小品抒情性因素所做出的贡献和对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第七钢琴奏鸣曲》又名"斯大林格勒奏鸣曲",与第六、第八钢琴奏鸣曲一同被后人称为"战争奏鸣曲"。本文通过对乐曲中和声方面的分析,对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的"敲击性"音色特点中的和声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帮助演奏者在弹奏中理解和表达出普罗科菲耶夫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画面,传达其深刻思想。使此曲能更深刻形象的表现出那种描写战争场面上机械的"冰冷"无情真实的一面及对自由热烈渴望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5.
肖邦作品《a小调前奏曲》(OP.28 No.2)在钢琴音乐中体现了全新的音乐思想,也是印象主义运用的先河.本文从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声及曲式上对其进行细致分析.  相似文献   
16.
谈视唱练耳与其它学科的合并交叉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唱练耳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其它音乐专业课的教学水平。在教学中,要与其它学科合并交叉教学,进一步丰富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内容;联系实际,将所学技巧运用到视唱练耳课程中所涉及到的各有关学科中去,用所学内容来指导技术性的音乐实践,用多学科合并、交叉教学的授课方式来提升课程的内容与层次,这也是视唱练耳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分为两集,24首,分别完成于1910年和1913年。从完成时间上看,这是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创作的后期作品,由于该阶段正处在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最为成熟的阶段,所以能较好的反映出作曲家印象主义这一特有气质。本文以德彪西前奏曲第一集中的第七首《西风所见》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结构布局、旋律形态、调性思维以及和声手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从中发现作品当中所蕴含的独特印象主义气质,总结出创作者的音乐创作思路,旨在为德彪西钢琴作品的演奏学习中提供参考,最终培养学生对印象主义音乐的兴趣,提高其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学习借鉴英国现代作曲家迈克尔·蒂佩特交响曲的和声技法,分析、探讨了蒂佩特交响曲的和声技法问题。对交响曲中的主要和弦结构、和弦结构的形成原因、和声进行与和弦相互关联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蒂佩特交响曲的和弦结构中有三度、非三度相同音程关系的叠置,也有混合音程关系的叠置。和弦结构的形成来自对位旋律的意外结合、和弦外音参与形成的和弦、双调性与多调性中形成的结合或是旋律或音阶纵向化的产物。在和声进行上,蒂皮特注重使用持续和弦与和弦贯穿、交替进行、平行进行、和弦移位与和声模进、通过共同音的连接、和弦对置与复合和声等技法。和弦的关联中既有功能性的关联,也有通过中心音响技术、和声场形成的非功能性关联。  相似文献   
19.
在钢琴教学中,复调作品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然而学员要想将复调曲各声部弹得富有表情,将旋律发展的性质表达得生动、准确,使各声部都能有机地融为一体,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此,在复调曲教学中,只有让学员掌握好4个区分,才能有效地降低难度,使音乐织体中的各个因素表现得鲜明,具有层次和立体感,并能取得好的弹奏效果。  相似文献   
20.
英伽登坚持胡塞尔“回到事物本身”的原则,系统考察了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和基本结构。文学作品既不是实在的客体,也不是观念的客体和“想象的客体”。在保持内在统一性与基本性质的条件下.每部文学作品都由四个层次,即“语词声音和更高级的语音构成层次”、“不同等级的意义单元层次”、“再现的客体层次”和“图式化观相层次”构成。这四个基本层次所形成的审美价值属性互相作用,共同构成“复调和声”。而“形而上学性质”,只有伟大的文学作品中才能显示出来,它是本真的存在,是生存顶点的高峰体验,是让人感到生活是值得留恋的东西。形而上学性质是文学作品的思想,是神秘的、非理性的最高境界,是伟大作品与普通作品的根本界限,它的具体化使文学作品获得一种特殊的审美价值,使之成为一种真正令人赞叹的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