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55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81篇
教育   29410篇
科学研究   2936篇
各国文化   129篇
体育   900篇
综合类   1057篇
文化理论   1088篇
信息传播   2872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06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258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264篇
  2016年   443篇
  2015年   738篇
  2014年   2185篇
  2013年   2253篇
  2012年   2928篇
  2011年   3745篇
  2010年   3898篇
  2009年   4240篇
  2008年   5931篇
  2007年   5366篇
  2006年   2681篇
  2005年   1452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本文透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和谐思想进行初步梳理,试图从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社会、人自身各方面相互和谐三个方面来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思想,进而在现实中从和谐马克思主义这个维度,品味马克思主义久远的历史魅力.  相似文献   
992.
在共生观念中,传统与现代是一脉相承的,传统与现代的实质就是继承与创新,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设计师只有在共生观的指引下,对传统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多借鉴他人经验,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从多方面进行艺术创造,才能不断设计出符合人的时尚追求,适应人们审美文化需求的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993.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孝道已成为热门话题。特别是农村的孝文化更是引人关注。笔者的故乡——珊溪街头村的孝文化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孝文化形态,具有丰富的地方性内涵。  相似文献   
994.
995.
随着“构建和谐社会”口号的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校园的和谐发展也成为广大教育者热切关注的焦点。和谐课堂是校园和谐发展的重中之重。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在和谐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感情是丰富的,学生在这样的和谐课堂中,和谐的教育下,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6.
陈翠萍 《现代语文》2011,(7):143-144
一、在和谐师生关系构建上做文章,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民主对待学生。笔者在语文教学中,注重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青春期学生的心理与思想发展状况作为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997.
结合教育因素及其影响的不确定性、对人与人以及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解、传统文化的伦理观念、校园文化制度的合理性等方面阐述了大学教育应该更多地关注人文精神、全面开展和谐校园建设应从校园文化着手的构想.同时也指出复杂性观念这个词语旨在提出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998.
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治学精神的体现和立校、强校之本,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对于创建和谐校园,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有着重要意义。但是,高校学风建设中却存在着多种问题,影响着学风正面功能的发挥。因此,高校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999.
文化是凝聚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意识形态和精神支柱。民族地区文化是否和谐对国家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发展至关重要。在民族地区建设和谐文化,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立和谐的民族价值观,挖掘和提升民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充分利用和激活宗教的和谐因素,加强民族地区的立法工作等,从而为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00.
以和谐为特质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和源泉。和谐文化通过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认同,增进民族自豪感,维系海内外华人的民族情,而起到中华民族精神纽带的作用。面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必须坚持和谐理念:用和谐理念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各种地域文化发展的关系;用和谐态度正确对待外域文化;法治文化与和谐文化相融合。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使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谐得以延伸,是我们光荣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