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85篇
科学研究   6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7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初中政治是一门非常丰富的学科,它不仅包括了各个国家的政治还包含了很多历史内容。学习政治有着很多的作用,它可以让我们明白我们的国情,更能够敦促我们学习各种权利和义务。学习好政治可以让我们有法律意识,帮助我们在前进的路上扫清障碍。但是对于政治,很多学生意识不到它的作用,所以培养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已经成为了教学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就为新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建立进行了理论探讨,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这些理论包括:以中国国情为基础发展中国政治,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政治发展目标,通过革命建设中国民主政治,国体和政体,统一战线,民族区域自治。这些理论成果为新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建立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63.
64.
杨路 《天津教育》2008,(5):37-38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06年12月29日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从我国现阶段国情出发,针对保护未成年人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未成年人的权利及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方面强化了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65.
66.
论中国学校体育的国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论与体育理论时,或在推广某种先进的学校体育经验与改革措施时,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声音:一种声音是批评有些人,不考虑中国的“国情”,崇洋媚外,食洋不化,盲目套用,唬人误事。另一种是反批评前一种人,打着“国情”的幌子,夜郎自大,故步自封,盲目排外,抵制改革。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学校教材要反映中国和世界的优秀文明成果以及当代科学技术文化的最新发展。”由此可见,学习国内外一切先进的科学文化,是必要的;在学习时,结合国情,从实际出发,同样也是不可忽…  相似文献   
67.
词汇与语言文化密不可分.汉语词汇十分清晰地记载了汉语的国情文化.该文以不同时期我国先后出现并流行的汉语词汇为例,分析其在不同时期所反映的国情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68.
论中国国情与课程改革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不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的问题,当前学术界存在着适应国情论和不问国情论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其中,不问国情论是新课改理论专家所坚持的,它承认新课改脱离国情,认为适应国情论是过时的观念,国情是可以改变的,课程改革不必适应国情而贵在适应潮流和真理。这些认识,值得商榷。第一,关于要不要适应国情的论争,贯穿于20世纪的中国历史进程,而历史发展的基本结论是只有适应国情才能获得成功。第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适应真理,这个真理就是教育的一般规律、现代教育的基本规律和中国现代教育的特殊规律。适应真理最核心的工作,不是脱离国情去宣扬空洞的理念,而是要深入研究中国基础教育实际,全面把握中国教育的国情。第三,国情是一种动态的社会历史存在,人创造历史又为历史所创造。国情不能随心所欲地改造,只有深刻地洞察国情,积极利用国情资源,具有历史责任感和主体能力,才有可能积极改善国情。由此可见,不问国情论是站不住脚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从国情出发的思想原则。为了健康地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深入揭示课程改革的国情制约性规律,努力全面地、辩证地、理性地认识中国国情,能动地适应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69.
国情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了解国情是认识中国,发展中国的出发点。只有全面地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才能够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机遇,深刻理解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0.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转型社会是中国法治建设走不出的背景。社会转型决定了当代中国的法治结构是乡土社会的法和现代社会的法并存与对立。法治建设的理念和路径选择都要立足于转型中国的客观事实,观瞻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一体同构性,正视区域法治的差异性,撷一种法律与政治妥协的智慧,以开阔的视野,在坚持法治基本理念、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尝试探求具有“相对合理主义”的中国现代法治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