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65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293篇
教育   11935篇
科学研究   2560篇
各国文化   167篇
体育   1368篇
综合类   913篇
文化理论   1691篇
信息传播   37358篇
  2024年   478篇
  2023年   1844篇
  2022年   2237篇
  2021年   1871篇
  2020年   1514篇
  2019年   1249篇
  2018年   811篇
  2017年   1251篇
  2016年   1644篇
  2015年   2503篇
  2014年   4304篇
  2013年   3500篇
  2012年   4835篇
  2011年   4702篇
  2010年   3640篇
  2009年   3514篇
  2008年   3925篇
  2007年   2795篇
  2006年   2238篇
  2005年   1779篇
  2004年   1402篇
  2003年   1238篇
  2002年   954篇
  2001年   818篇
  2000年   492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新闻与写作》是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新闻传播学术期刊,是CSSCI来源期刊、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扩展期刊。本刊设有新闻与传播研究、新媒体研究、传媒观察、国际传播、新闻传播史、媒介文化、媒介伦理、写作讲堂等栏目,欢迎广大作者投稿。  相似文献   
302.
5G时代,万物互联的存在状态发生颠覆性变革,传媒业图景不可避免地被“改写”,这给电视节目的融合传播带来深刻影响。面对全新的传播环境,传统电视节目若想在与各个新兴屏幕终端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须重新审视5G时代影响电视节目传播效果的“人的属性”“物的数据”“环境的迁移”等关键要素;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303.
“理论变成物质力量”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问题出发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从此问题出发,结合他们的革命实践形成了宣传理论和党报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从此问题出发,进行了媒介学的理论创建,丰富了对这个问题的传播学路径的探讨。我国“现代传播体系与新型主流媒体”政策话语的提出则是新媒体语境下对“理论变成物质力量”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路径的最新回应。  相似文献   
304.
针对学界鲜少关注的近代早期来华西人利用报刊进行知识传播这一议题,从媒介与知识传播的视角,以早期来华西人群体成立的“在华实用知识传播会”为考察对象,探究19世纪早期来华西人如何利用在华中文外报撬动中国传统知识生产与传播格局,分析西学“有用知识”对晚清知识架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5.
“纵横谈”是县域主题的政务活动报道,旨在展示新一届县(市、区)委书记的新担当、新思路,营造湖北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在彰显该主题报道传播力的同时,县(市、区)委书记不再仅仅只注重上述“功用”,还开始进行直播带货、招商环境展示、办实事成果发布、民意搜集等附加项目,“纵横谈”已渐显综合平台效应。  相似文献   
306.
“体操之乡”仙桃,“10万+”了。仙桃火了。2021年11月24日,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因为湖北日报《破冰与突围·县(市、区)委书记全媒体纵横谈》的重磅推出,仙桃“出圈”了,成为网上、网下人们争相谈论的热点。“没想到访谈效果这么好,不虚此行,为你和湖北日报点赞。”仙桃市委书记罗联峰对我说,当天,浓墨重彩的多个产品亮相报端网,湖北日报刊发2000多字访谈稿件《仙桃市委书记罗联峰——在全省率先挺进县域经济50强》,微信推出《亚洲“唯一”体操之乡,要跳起摘这个“桃”》,视频号推出“书记一句话推介仙桃”,迅速火遍全网。  相似文献   
307.
308.
309.
杨琰 《今传媒》2022,30(2):47-50
网络文化类节目是推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本文在传播仪式观的视角下,以网易云音乐和新华社联合出品的网络文化类节目《不曾遗忘的符号》为典型个案,从仪式场域、仪式符号、仪式互动三个方面解构网络文化类节目的仪式设置,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网络文化类节目在促进文化认同方面的巨大功用,以期对网络文化类节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