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教育   75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1.
本文着重考察分析了形成郁达大作家与诗人个性气质的潜在因素与心理底蕴,认为在关于童年生活的自传中,郁达夫强调并扩张了作家艺术家特有的最早最深刻的人生体验。郁达夫对自然环境的依恋与感悟,源于父亲形像在家庭生活中的缺失和替代角色对儿童性格及心理气质倾向所造成的失落与偏差。从而强调孤独和孤寂意识对作家艺术家的意义与重要性,认为它们和敏感与感伤的心理气质特征及倾向相互作用,成为郁达夫心理结构中的其本质。在郁达夫的情感世界中,惟孤独与伤感乃其实有。  相似文献   
12.
曹东华 《中国教师》2008,(13):39-41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材应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倡导个性解读"、"充分利用资源"等新的教学理念在教育实践中盛行,演绎着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瞬间,造就了热闹纷繁的学生学习场面,然而在这背后也有着苍凉的求学人生和孤寂的学习灵魂。  相似文献   
13.
一百多年来,勃朗特三姐妹的出现,一直被人们惊为奇迹,传为佳话.但勃氏三姐妹的成就并非一日之功.从地域环境、家庭背景、童年生活、成长历程等四个方面出发,可以揭示勃朗特三姐妹如何由孤独走向倾诉、由智力游戏发展为天才,将梦想演变为现实,从而在文坛上创下奇迹的人生路向.勃氏姐妹的成功表现了一种文化现象,"梦",是一个作家经由的必然心历.  相似文献   
14.
现代著名作家张爱玲的小说往往寄寓着浓郁的悲凉之意.其作品的主题既体现了人的孤寂虚无感,又深刻展现了世事的沧桑凄凉.张爱玲的小说在题材的安排上蕴藉着难以言喻的凄凉之意,作者通过极富艺术性的烘托手法在小说的字里行间寄寓着浓浓的悲凉之意,形成苍凉孤寂的文风.  相似文献   
15.
边缘化:美国犹太人的处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尔·贝娄是战后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作为犹太作家,他特别关注处于同化时期的犹太人:这些犹太人生活在美国,但他们又有着犹太文化背景,所以,他们感到,他们既不是一个自信的美国人,也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犹太人,他们只能生活在双重文化的边缘体。  相似文献   
16.
我的好友,请别把自己锁在烦恼的空间,其实生命中没有四时不变的风景,把心窗打开,让阳光走进来,守住心灵的窗畔,将会看遍生命里一幕幕绝美的风景!  相似文献   
17.
方琰 《家庭教育》2007,(7S):28-29
“两弹一星”元勋核物理学家彭桓武出生在一个爱国爱民的官员家庭。身为吉林省长春县县长的父亲彭树棠忧国爱民的情怀、刚直不阿的铮铮铁骨。成了儿子终其一生的精神脊梁。而彭树棠对疾病缠身的儿子切合实际地量身施教,与儿子朋友式的信任、相处与尊重,还有宁守孤寂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的拳拳之心,则托起了一代科学巨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或许胡杨是群生的,它们出现时就是一片,消失时都不见了。但有的胡杨脱离树群,这儿一棵,那儿一棵,孤零零地伫立着。这样的胡杨与那些魁伟的胡杨不同,带有一种孤愁之感,犹如孤寂的怪物。”  相似文献   
19.
驹子是一个在生活中不断挣扎的不幸女子。她身世凄凉,15岁被卖到东京当女招待,不久被人赎身,满以为跳出了火海,却好梦难留,一年半以后,恩主染病而亡。她再度陷入不幸,后来一位好心的琴师又将她赎出,教她习练琴艺,然而命运坎坷,琴师之子行男身染重病,危在旦夕,迫于生计,驹子就当了艺妓。在烟花场上,她陪酒陪欢,尝尽不幸,苦痛难忍,孤寂哀愁  相似文献   
20.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李清照南渡后的代表词作 ,作者通过广阔时、空间中寻常而又富有象征性和代表性的景色、事物的铺排、描绘 ,抒发、渲染了其种种微妙而又难言的心境意绪。感情真挚 ,艺术超卓。此词他人虽有过赏析 ,但往往平实有余 ,而尖新不足。笔者试图从作品本身出发 ,来体察、剖判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创作本旨。不求圆通稳妥 ,只求在与作者心灵的碰撞与沟通中 ,有所体悟 ,有所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