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4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3439篇
科学研究   1007篇
各国文化   536篇
体育   318篇
综合类   1337篇
文化理论   367篇
信息传播   3783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416篇
  2022年   488篇
  2021年   296篇
  2020年   278篇
  2019年   360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389篇
  2016年   611篇
  2015年   1225篇
  2014年   3243篇
  2013年   2408篇
  2012年   2603篇
  2011年   4824篇
  2010年   4034篇
  2009年   2601篇
  2008年   3193篇
  2007年   2101篇
  2006年   1794篇
  2005年   1867篇
  2004年   1477篇
  2003年   1557篇
  2002年   1331篇
  2001年   1259篇
  2000年   813篇
  1999年   345篇
  1998年   242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过去的几年里,“文学性”这个概念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焦点。其考察大致形成了两个派别的观点,一派被视为本质主义的,例如“纯文学”的概念就是本质主义观点的派生物;一派被视为非本质主义的,认为所谓的本质仅仅是一种幻觉。前者处理的问题较为简单,后者却是将自己置于不尽的问题之流中。与此相关,文学研究的成果是一种知识。知识具有多种形态,科学知识仅仅是一种形态,文学研究以及其他人文学科的研究显示的是另一些知识形态的意义。文学研究时常出现从概念定义出发来衡量具体的文学现象,而文化研究很大程度上就是用具体的分析抵制形而上学的理论趣味。联系后殖民理论来分析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援引西方的术语范畴可以阐释民族文化的特征,甚至成为反击文化殖民的手段。如果中国古代文论的概念、命题无法企及现今的理论高度,或者远远地游离于现今的历史语境,那么,这种理论就无法承担“现代转换”的使命。  相似文献   
942.
什么是语感?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有浓重经验色彩的、能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是掌握和运用语言的主要形式.语感是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可能越过语感去培养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即语言能力的实现必定以语感能力为主要方式,因为语文教学不可能讲授学生所需的全部语言知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943.
本文从齐梁时代思想文化背景、诗赋体例自身特点出发论证了齐梁文学的功利性,并指出古文运动文学意识的增强则是对这种功利性的超越。  相似文献   
944.
一味紧跟时代嬗变而缺乏保持距离的独立审视,从而造成人云亦云的追风逐浪,足新时期学面对时代嬗变最为多见的表现.这种学现象又主要体现在题材与主题方面。  相似文献   
945.
新时期中国学史的叙述在吸取前代和前期学史写作得失的基础上,不断深化着对学史的认识,以多元化的姿态不断丰富着学史的存在。他们的进步值得肯定,而困惑之处也值得反思,要改变困惑的局面,须求新“变”。求变的因素很多,我们的视点有三个:作方法论上的更新,学本位的回归,读接受的纳入。  相似文献   
946.
朱熹首倡并躬行的“以《诗》言《诗》”说是对《诗序》”以史证《诗》”以及后儒“以《序》解《诗》”的否定与批判,同时又体现了对《诗经》文学本质与诗歌创作规律的深刻认识。贯彻“以《诗》言《诗》”的原则,实现传统《诗经》学的重大变革,是历史的发展与时代的需求赋予宋代学者的重大使命;而文学名家与经学大师的一身兼任,历代文学与历代经学的双轨集成,是朱熹实现《诗经》学变革的主体条件怀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947.
请看今年高考题第 26题:   下列两个句子都写到“虚伪”。前一句直接表述,言简意赅;后一句连续类比,形象生动。请在“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仿写两句话。   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 (〔美〕爱迪生 )  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 (〔俄〕契诃夫 )  仿写是近年考查的重点,通常是提供文段,进行段内仿写。如 1999年第 27题截取一段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 50华诞的文字,抽取出三句话,让考生依据情景根据要求加以仿写。仿写这种试题类型之所以深受命题人的青睐,是因为这种考查方式比较灵活,适当情景的设置为考…  相似文献   
948.
关于伪满洲国时期的文学状况,以及身处其中的文化人特殊的生活体验、精神感受和审美追求的研究,始终没有很好地呈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叙述中。进入21世纪,这一情形有重要改观。一些研究者开始正视这一现代文学研究中长期被冷落的主题。这些研究涉及对伪满洲国文学整体的把握,对具体作家具体创作的分析,以及原始文献的系统搜集和整理。伪满洲文学研究在当前的突破值得关注,这涉及到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缺失的补充和创新认识,涉及到重新评定日本侵略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经验,由此出现了对以往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新的表述。  相似文献   
949.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是引领学生审美地体味作品的文学意蕴的过程,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在欣赏中塑造自我、加强德育教育的过程。  相似文献   
950.
蒲云玲 《教书育人》2007,(5):100-103
“语用”或“语用学”(pragmatics)这个术语最初是由美国逻辑学家莫里斯(C.W.Morris)提出的,如今已是语言学中一个极为常见的专门术语。语用学是研究实用的语言,研究语言在实际语境当中使用时是什么样子,能产生什么意义。一个句子通过语义描写后,可能其内在的东西未被说尽,它的意义需要很多的背景知识。语法研究中语用平面研究的是语言符号与使用者及使用环境之间的关系,它研究的是与句法有关的语用,关注的是句法结构中表现出的语用意义;语用学研究的是话语如何在情景中获得意义,即某一句话或某一段话在某个具体的交际场合发挥何种功能,它研究的是语言中所有的语用意义。虽然两者在许多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但由于它们都重视语言交际过程,都重视语言的交际价值,都研究语言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动态意义,因此对我们的外语教学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