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各国文化   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31.
20世纪初在中国和韩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以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本文从新文学运动的角度,对比了中韩两国的诸特点.  相似文献   
32.
高群 《文教资料》2010,(34):44-46
白话文教材的出现,不仅是现代语文教育学科成熟和完善的标志之一,而且是新文学运动的有力推动者。它为新文学的白话语言取得了正式书面语言的资格.促使新文学作家在创作的时候注意语言的提炼和内容的创新.创作出规范且有思想性的白话文学;更为新文学培养了大批稳定的“读者群体”,从而对新文学的建构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3.
《中文自修》2005,(6):F002-F002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生于江苏东海,后定居扬州,一直自称是扬州人。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中学任教,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曾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涎生时期最早的诗刊。  相似文献   
34.
从学科史考察早期几种独立形态的新文学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现当代文学学科史研究的一部分。回顾 1 93 0年代前期出现的文学史写作热潮 ,以及在这股热潮中 ,新文学是如何以“史”的形态逐步进入研究者的视野的。探讨最早出现的独立形态的新文学史 ,主要是陈子展、王哲甫、王丰园和吴文祺等所写的几种 ,评述他们的论史框架、研究视点、内容特色 ,及其所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制约 ,特别注意到唯物史观开始介入新文学史写作的现象。考察初期的文学史写作者如何形成对新文学的“历史想象” ,又如何把新文学的历史作为一种知识体系进行初步的梳理编织 ,并转化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需求。  相似文献   
35.
《中国新文学大系》是由一批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对中国文坛择优拔萃形成的文学作品集,而其中编选者的作用不可忽视,尤其是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巨擘的鲁迅先生。我们可以从他《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的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他对待文学,尤其是对“五四”及其前后十年间文学明确的态度,即注重文学的社会功用。  相似文献   
36.
胡立琴 《现代语文》2011,(12):20-21
新诗是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反映新生活、新思想的新型诗歌。新诗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一直都是师生难以突破的瓶颈。许多同学对新诗要么熟视无睹,要么敬而远之,要么望而却步,要么一脸茫然,要么瞎猜乱想……  相似文献   
37.
关于鲁迅与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关系的认识,对于评价鲁迅、对于评价五四新文学运动,都是关键性问题.但是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历来有分歧.本文认为,鲁迅在那场运动中,并不是主将,而是作为文艺战士的身份出现的.他的呐喊,并非有人认为的是违心和其他功利目的驱使的结果,而是自觉和真实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鲁迅与当时的同人以鲜明的、合作的现代姿态出现,但鲁迅同时保持自我独立的姿态,抒写了一段属于五四新文学运动又属于自己的独特历史.  相似文献   
38.
国语是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确立的。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与国语运动具有一体性。五四新文学运动建立起来的白话文是最好的语言,具有现代思想品质和工具品质,它和清末各种白话文以及中国古代白话具有质的区别。五四之前的白话文不能作为"国语",因为它不构成语言体系,也没有达到"国语"的标准。五四之后各种势力都曾尝试语言变革,提出了各种理论,并有相应的实践,但都没有动摇国语,根本原因是没有产生新的更优秀的文学语言作为支撑,中国近百年来文学语言没有根本变化,现代汉语一直是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作为规范。  相似文献   
39.
1986-1989年(79-82岁)1986年下半年,完全失去意识。1988年11月6日,第五次文代会召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启立、文化部长王蒙到北京医院看望周扬。1989年7月31日,辞世。8月1日《人民日报》消息:《周扬同志病逝,李瑞环丁关根代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杨尚昆万里慰问其家属》。1989年9月5日,告别仪式,来的人比发出通知的数目要多出很多。  相似文献   
40.
卢文芸 《文化学刊》2014,(3):148-153
在辛亥革命前后产生的革命派文学,从文学革新的创新和扩散,解放文学的精神内质,提升中文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推动了文学革新,对新文学运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