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6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钟颖 《文学教育(上)》2011,(21):118-119
《世界新闻报》——默多克旗下一家有着168年历史的报纸,因爆出窃听平民女孩米莉·道勒的私人电话等严重践踏新闻职业道德操守的行为,于今年7月被迫关闭。不过,随着事件的不断曝光,公众发现这只是事件的冰山一角,真正出了问题还不仅仅是《世界新闻报》,而是整个的英国报业文化。本文试图沿着这次事件发生的脉络,厘清“窃听门事件”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2.
以机器学习、自然语言、语音处理、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智能技术正在颠覆传统的传播格局,传播权力即将发生颠覆性改变。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的大型语言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媒介环境,使媒介融合更加纵深和多元,但智能算法存在一定限制和偏见,同时会带来隐私侵犯和影响数据安全的风险。尽管我国智能媒体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拥有自己的优势和亮点。媒体要掌控驱动整体业务发展的全局性数据,实现智能算法在媒体行业中的良性应用。  相似文献   
143.
在中国式媒体融合演化进程中,政策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资源配置力量角色。本文采取政策设计的理论视角,对十年来国家层面的媒体融合政策进行系统性考察。研究发现,政策整体稳健推进,关键节点爆发式增长,有序发布,突出重点;政策对技术要素的关注度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趋势;媒体融合政策颁布主体逐步明确,以实现政策精准落地。同时,十年产业政策持续推动媒体产业资源要素的创新流动,明显表现出“重技术应用,轻体制创新”的规制取向;政策驱动也呈现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博弈与合作关系。文章认为,分类改革的制度创新应该尽快提升到政策体系的核心地位,数字新闻业和数字社会应该成为政策评估的基本生态面向。  相似文献   
144.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给新闻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延续智能媒体的实践,生成式人工智能将通过其强大的内容生成能力助力新闻内容生产范式转换;倒逼从业者重构职业形态,迭代升级新闻传播业态,并以此最终重构人机关系的内涵,为新闻内容生产关系带来变化。这些冲击在进一步赋能传统新闻业,推动新闻业迈向强人工智能的同时,也带来了传播的信任危机、道德的伦理冲突和平台权力拓展的隐忧。为此,智能规范必须建立,机制监管亟待完善,人类特有的信任与共情也将重新显现其价值,以此规制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技术向善。  相似文献   
145.
戴维·瑞夫(David M. Ryfe),1966年生于美国佛罗里达,现为美国爱荷华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系教授、系主任。他是美国政治传播领域的重要学者,研究涉及政治传播、新闻史及新闻社会学等。瑞夫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获得政治学学士(1988)和硕士学位(1991),以及传播学博士学位(1997)。  相似文献   
146.
美国新闻学教授伦纳德.道尼和迈克尔.舒德森最近发表在《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的报告《重构美国新闻业》引发巨大反响。该报告对美国新闻业在金融危机后面临的种种新局面进行了详细调查分析,重点分析了美国新闻业中本地性独立新闻报道的生存问题。该报告所展现的美国新闻业发展的新趋势对我们也具有很强的现实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7.
当前甲型H1N1流感正肆虐全球,我国媒体自始至终进行了及时报道,即使刚刚过去不久的新疆"7·5事件"也在第一时间得到国内外记者的公开报道。"信息及时公开"已成为我国媒体报道突发事件的共识,"时效性"、  相似文献   
148.
钻石新闻观     
栾轶玫 《视听界》2010,(2):117-117
有一个问题我一直很感兴趣,网络出现后,到底是哪一特性对传统媒体新闻业产生着最大冲击?先前我们认为一切缘于网络之“快”,后来,广播、电视差不多也能做到零时差播出了,特别是在奥运这些特殊时刻,由于延时的短板,网络视频要比广播与电视晚几十秒,我们明明看到这边电视上百米运动员已然触线,那边网络视频上的人还在奔跑中。因此,快,显然不是其绝对优势。我以为,网络的“聚集”功能是其最大优势,它能将同一事件的不同侧面在一个时间聚集在一起,如同钻石的若干切割面,共同折射出报道的光芒。  相似文献   
149.
电视民生新闻发展到今天,不能说没有问题和缺憾。电视民生新闻的价值何在?民生视角的价值何在?不搞清楚这些问题,所谓民生新闻的改革都可能是无的放矢,更遑论民生新闻未来发展的预测。有鉴于此,本文从对民生新闻的两套认知话语体系考辨入手,探讨电视民生新闻带给新闻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0.
据笔者统计,"新新闻"一词在国内理论界的使用比较混乱."新新闻"又称为"异常新闻"、"饱和报道"、"偏袒性新闻报道","参与式新闻报道"、"地下新闻报道"、"高等新闻主义"、"文学新闻主义"、"通俗社会学"、"非虚构小说"、"近小说"、"事实的文学","非小说性虚构作品"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