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篇
教育   82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泰交往始于公元前2世纪,之后没有间断,一直延续到近代。古代中泰交往表现出如下特征:(1)交往时间早,持续时间长,规模大;(2)两国交往的主要是贸易往来,其中丝绸在两国交往中充当着和平使者的角色;(3)官方往来带动了民间交往,民间交往又扩大了交往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2.
明朝的对外贸易主要是朝贡贸易 ,经历了由初期的严禁到中后期的时禁时开甚至一度全开的演变过程。从而形成了明朝对外贸易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03.
孙雨苗 《历史档案》2023,(4):94-101
高丽布作为一种外来面料,很受清廷重视,尤其在皇室丧葬、祭祀以及宗教场合中占重要地位。皇太极统治时期,在政治、经济形势的推动下,高丽布输入量呈爆发式增长,其输入途径由强制贸易等方式转化为稳定的朝贡模式。入关后高丽布在服用、赏赐等方面的用途逐渐减少,因此清廷大幅削减朝贡高丽布的数量。但终清一代,清廷强调高丽布在皇室祭祀场合不可替代,体现了宫廷对于传统习俗的坚守。高丽布在清代宫廷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满族文化的吸收调整性和保持传统的坚韧性。  相似文献   
104.
何新华 《档案学研究》2015,29(3):120-124
清代朝贡表文数量众多,根据书写材质的不同,可分为纸质表文、金叶表文、银叶表文和蒲叶表文等。这些不同的外交文书材质,既是清代档案研究的重要内容,也体现了世界各地不同的自然、人文特征,因而具有重要的比较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05.
106.
滨下武志教授是当今日本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学者中最为活跃、最有潜力、同时又较有代表性的一位。滨下武志教授1943年出生于日本静冈县。1966年进入东京大学东洋史学科读书,从此与中国史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毕业后,他拜在日本著名的中国经济史研究专家、德高望重的田中  相似文献   
107.
《四海升平》是乾隆皇帝为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特地编写的朝贡戏,戏文显示了乾隆皇帝自我揄扬的用心,也存在着对英国使团访华的误读。这种误读和中国所建构的朝贡体系有关,并导致了后来遭受沉重的历史惩罚。  相似文献   
108.
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唐蕃双方互派使者,交流频繁。宋代,唃厮啰与宋朝的交往尽管只代表了部分藏族地区,但还是体现出来朝贡在维系二者政治关系中的作用。元代,西藏地方通过朝贡,中央通过赏赐,既加强了双方的政治联系,也加强了西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09.
条约与朝贡之紧张关系,洵为理解19世纪末中韩关系近代转型过程之关键。欧美列强及明治日本固然坚持近代条约关系,以排斥与否定中韩传统朝贡关系,其实际外交立场仍依现实利害关系而有所变化。1866年丙寅洋扰之际的法国与1871年辛未洋扰之际的美国,相继否定中韩传统朝贡关系以禁阻清政府干涉,进而以侵略朝鲜行动而予以武力之冲击。至1876年与1882年,明治日本与美国则分别以条约明文有意否定了中韩传统朝贡关系。至1885年以来巨文岛事件之际,英国甚至不惜代纳朝鲜对华朝贡以获取清政府外交支持,俄国亦欲签订协议承认中国宗主权,以保障其在朝鲜利益,日本外务卿井上馨则向李鸿章提交《朝鲜办法八条》,试图承认中韩传统朝贡关系而实现对华合作方针,应可称之为“参入”性利用态度。所谓“条约取代朝贡”说反映到19世纪末中韩关系史,实为复杂曲折之动态进程,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0.
明代皇帝派郑和下西洋主要出于政治因素,而非发展经贸;不但不可能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反而劳民伤财,加速了明王朝的衰落。从航海史的意义上看,郑和下西洋走的基本上是过去的老路,没有开辟具有重大意义的新航线。郑和下西洋向世界展示了明王朝“我是老大…‘我家最阔”的排场,但这种不计成本、不讲实效的超豪华演出注定只能是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