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篇
教育   82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追求和谐的中国传统价值元素主要包括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和以华夷观为主的天下主义,它在古代南海地区朝贡体系秩序的构建中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当代在与东南亚诸国的交往中,中国传统价值元素仍具有深刻的战略启示。  相似文献   
52.
牛敬源 《大观周刊》2012,(13):14-14
在渤海国历史上,大钦茂被誉为“文王”。他主动向唐王朝学习先进的文化,使渤海国封建化程度大大的提高。经过几次迁都,更是把渤海这样一个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势力的政权。这些都是因为大钦茂及时调整治国政策的结果。  相似文献   
53.
通过对明代金川寺演化禅师册封与朝贡历史进行梳理,讨论其地望与西迁历史。由分析金川寺演化禅师与中央王朝之间的互动,指出元代以来土司制度逐渐在嘉绒地区推行。及至明代,面对西北蒙古势力的威胁,明王朝与嘉绒地区政教精英阶层更是形成了互惠共存的协作关系。明王朝建立的藏区政教领袖册封制度与定期朝贡制度,进一步稳固与加深了嘉绒地方势力与中央王朝之间的隶属关系。  相似文献   
54.
李志梅 《兰台世界》2015,(5):114-115
在明初中琉政府之间往来的纺织品中,以明朝回赐琉球为主。赐予对象主要涉及国王、使臣和官生,品种最多的是丝织品,其次是纱、绒织物。根据官位等级,纺织品也相应有别,织金一般为国王赐品,而靴袜等主要赐予官生。  相似文献   
55.
明朝洪武年间,政府的海外贸易政策经历了从开海到禁海的变化。在严格的朝贡贸易体制下,中国和外国私商突破了贸易禁令,使洪武时期的对外贸易得到了一定发展。  相似文献   
56.
杨氏土司统治播州长达700余年,其军事实力在元明时期非常强盛。在700百余年的统治中,积极参加中原王朝对各民族反抗的镇压,服从征调不断与外族侵略军作战,表现出强大的军事作战能力。究其原因与杨氏内修政治,发展经济,"务农寓兵"有密切联系。播州土司军事力量的强大,维系了播州地区700余年少受战火蹂躏,对于播州及西南地区社会稳定、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57.
明代时期,帝王出于政治或兼宗教信仰的双重原因,对西藏各教派僧俗首领"多封众建",并明确建立了定期朝贡制度;而与此同时,西藏高层僧侣出于政治与经济的双重利益,不断赴京纳贡。由此,明代宫廷与西藏各地方教派间的交往密切而频繁,这种交往有力地加强了明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之间政治经济的广泛交流,从而为双方文化艺术交流的大规模展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8.
清朝前期,在对外关系上,继续秉承"厚往薄来"的传统,实行以友好往来为宗旨的较为平等的外交政策,东亚、东南亚及周边诸国慕风向化,纷纷遣使入华朝贡。苏禄是较早恢复朝贡关系的国家之一。雍正年间,苏禄遣使入华朝贡,从而确立了对华朝贡关系。乾隆年间,苏禄频繁遣使入华,中国与苏禄的友好关系更为密切,成为当时中国与南洋诸国关系的典范。  相似文献   
59.
1842年8月29日签订的《南京条约》标志着为中央帝国所奉行不悖的“朝贡体制”,正在被一种崭新的“条约体制”所渐次取代。一向闭关锁国的大清王朝被迫迎来了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60.
高句丽与日本都是古代东亚世界的重要政权,影响了东亚世界的历史进程。两国之间既有国家利益争夺中呈现出的军事战争,也有和平友好的交聘往来。高句丽方面涉及其与日本间发生联系的记载仅见于《广开土王碑文》,但该碑的记录呈现的仅是5世纪之交高句丽与日本之间的关系,并且只是二者间的战争情况,没有友好往来的记述,这是因为历史上高句丽不重视与日本之间的关系。另外,地缘因素也影响了二者通交往来,因为高句丽位于朝鲜半岛的北部,而西南部是百济,东南部是新罗,日本则位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的日本列岛之上,地理位置的阻隔成为影响高句丽和日本交往的重要障碍,二者之间在早期交往过程中不可能建立“称藩”与“朝贡”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