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8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当前杂技艺术的表现形式已经向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作为一名杂技演员应与时俱进、内外兼修,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不断提高杂技本体语言(技巧)的同时,拓展文学艺术修养层面,并通过对姊妹艺术的了解与借鉴,将文化内涵注入表演当中,在表现高难度技巧动作的同时,体现作品所要表达的丰富情感,使得表演更有深度,更有震撼力。  相似文献   
52.
古人之“坐”和今天大不相同.当时没有坐具,往往是“席地而坐”,两膝着地,就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跪”。因而就有了这样的记载:管宁“常坐一木榻,……其榻上当膝处皆穿”。健三国志·魏书·管宁传注坩‘坐行”对我们来说难度很大.那是杂技演员或体操队员的专长。而古代因为“坐”是两膝着地.所以他们“坐行”就简单多了。只要用膝盖在地上移动就能完成。,如:“执羞者坐行而入。”(《左传·昭公二十七年》)他们不仅“坐行”。而且手中还端有珍馐美味。  相似文献   
53.
德国演出商梅登先生有关亚洲国家对西方世界的开放总有着战略的眼光和前瞻性。早在20世纪80年代,梅登先生就开创了欧洲演出历史的先河,成为第一批率领中国杂技演员到西欧进行巡回演出的人士之一。《Asiana》就是他引以为傲的成功作品之一,该晚会邀请了来自中国、蒙古和朝鲜等亚洲国家技艺高超的杂技演员,并将他们的节目整合到一台晚会中.  相似文献   
54.
燕燕 《小读者》2012,(Z1):40-41
小明是初一的学生,人挺聪明的,接受能力也强,可就是考试成绩很不稳定,平时成绩总是班上的前几名,可一到考试就失败。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像小明这样的学生考试"失手"的情况,明明很熟悉的知识、会做的题但在考场上记不起来或做错了,事后懊悔不已。这是什么原因呢?先跟大家讲两个小故事也许会对大家有所启发。故事一:历史老师老胡爱好广泛,尤其是收藏古董,简直着了迷。  相似文献   
55.
作为一名从事杂技事业多年的杂技演员,深知一个集体中一专多能的演员是多么重要,这样的演员在身体素质、接受能力、综合能力等方面都比单项演员强一些,所以他们在集体需要时往往最容易站在最前面,帮助集体完成整体的任务。在这些事实的面前,我认为我们需要多培养一些一专多能的演员。这样演员的培养很重要就是要注重整体素质的训练。  相似文献   
56.
中国的杂技演员成长的路子似乎都是一种模式,即从小当学员,后来当演员,再后来就是未知数了(多数人转行)。因为我在当演员时考上了大学,读取了编导系本科学历,毕业后从事杂技编导工作,之后又攻读了硕士学位,有幸使自己在先前走的路上可持续走下去,换言之,从学员到演员到编导均没有离开杂技,因而对杂技的解读伴随着学历和阅历的增长而得到不断的更新。  相似文献   
57.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猴子被一条河拦住去路。水上的独木桥说:“我很瘦,在上面不好走,要小心!”“知道。我从没走过这么窄的桥,但有信心!”于是,猴子像杂技演员一样伸开前肢用来平衡,小心翼翼,双脚交替前行,一步一步挪到对岸。  相似文献   
58.
我的昆虫记     
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动物,生活里常见的小昆虫都是我的玩伴,也是我的观察对象,我可以兴致勃勃地对着它们一看就是整整一个上午。我喜欢看蜘蛛像杂技演员似的,在亮晶晶的丝线上悠闲地织网、迅捷地奔跑;  相似文献   
5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1):I0010-I0011
前美国宇航局工程师丹·格兰特设计了一个身高约21米的巨型机器人,能够投掷大众甲壳虫等重物,像杂技演员一样将它们当球耍。  相似文献   
60.
“叉”是中国古代作战、狩猎时使用的一种兵器,后来在杂技人于中变成了表演的道具,延续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现在,《飞叉》节目又成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表演《飞叉》的“范儿”很多。大致有撩、打、踢、滚、扔、甩、抛、转,等等。作为一名杂技演员,我练《飞叉》节目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也有一些心得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