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47篇
科学研究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梅贻琦德智体美劳群诸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贻琦是中国现代名教育家,长期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培养全面的人才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特色。内容包括,对学生实施全面教育,使其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功育、群育各方面均得到发展,成为对国家和社会建设有用的通才。梅贻琦对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2.
卢军 《教育教学论坛》2012,(32):161-163
现代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先生提出了"从游论"教育理念。他认为,教师的"示范"对学生的教育起到关键作用,该理念在西南联大产生了深远影响。西南联大汇聚了当时中国最强大的高校师资阵容,大师们多为"从游论"理念的完美实践者,他们用一种宗教般的虔诚态度对待教书育人工作,倡导"通才教育",教学时满怀严谨之心、真诚之心、欣悦之心,他们用行动告诉世人何谓高尚的师风师德。在人文精神遭受空前的内在威胁的当下",从游论"更是一个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继续推崇的理论。  相似文献   
33.
梅贻琦的"通才"教育实践,培养出了一批成绩卓越的人才。我国向苏联学习"专才"教育,满足了当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国际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状况处理好"通才"与"专才"教育的关系,在专的基础上,加强通识教育,培养既能胜任专业工作,又能自我发展,具有坚实生命力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34.
张卓 《教育》2012,(21):57
在清华校园里,马约翰是一个"异类"。他的雕像屹立在清华西区体育馆南侧,与他同享殊荣的是梅贻琦、蒋南翔、朱自清、闻一多、梁思成等教育家、国学大师、科学巨擘。在12个雕像中,他是唯一一个因体育而被奉为"名家"的教授。体育不及格者不能"留洋"1882年,马约翰出生于福建厦门。在少年时期,他深受"东亚病夫"的刺激,发奋锻炼身体,曾获得100码、220码、880码、1英里等项目的全校冠军。1904年,他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预科。入校第二年的上海"万国运  相似文献   
35.
钱学森多次提出的世纪人才疑问,他的老师、清华大学正故校长梅贻琦先生早在八十年前就给出了响亮的回答——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渭也。 1931年12月3日,北平清华园。一位眉目清秀、神色俊逸、气宇轩昂的中年男士,以他一贯沉稳平静的口吻,向已经10个多月没有校长的清华学生,发表了让后人传诵不已的就职演讲:“……本人能够回到清华,当然是极高兴、极快慰的事。可是想到责任之重大,诚恐不能胜仟.所以一再请辞,无奈政府方面,不能邀准,而且本人与清华已有十余年的关系,又享受过清华留学的利益,则为清华服务,乃是应尽的义务,所以只得勉力去做,但求能够尽自己的心力,为清华谋相当的发展,将来可告无罪于清华足矣。  相似文献   
36.
肖舟 《档案天地》2013,(3):32-38
在中国的大学教育百年发展历程中,曾经有一所堪称是独一无二的令人高山仰止的丰碑,一段令人心潮澎湃的神话,它就是1938年至1946年,由当时的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为躲避日寇的战火,南渡西迁至云南昆明市而合并组建的一所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于是,在昆明出差的我,结束了繁忙的事务之后,决定挤出一段时间,忘却当下与世俗的喧嚣,去寻访那片圣地。云南,有很多令  相似文献   
37.
锐评     
正困惑中的"不相信教育能够改变命运"2012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公众教育公平感调查报告目前发布,多数公众积极评价近3年来教育公平的改善状况,但仍有26.7%的公众对彻底治理"择校热"缺乏信心,24.3%的公众不相信教育能够改变命运。(《燕赵都市报》3月20日)  相似文献   
38.
高飞 《兰台世界》2016,(14):103-104
梅贻琦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和高校管理者,他所开创的清华黄金时代以及西南联大经典办学模式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对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意义重大,分析和借鉴梅贻琦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模式,对开展高校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9.
通才教育思想是梅贻琦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对清华大学产生深远影响的指导思想之一。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的十七年间,梅贻琦以通才教育思想为指导,对清华大学实施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改革,开创了清华大学校史上的"黄金时代"。梅贻琦的通才教育思想至今对我国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仍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0.
梅贻琦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高等教育理论家和实践者,"大师论"是诸多学者研究梅贻琦教师观时关注的核心。其实,大学教师不会都成为大师。从梅贻琦先生原著入手,可以进一步探究梅贻琦教师观的丰富内容与实践效果。梅贻琦教师观是在"良师"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成为"大师"的。"良师——大师——密切师生关系交往",三点贯通,形成了梅贻琦先生系统、完备的教师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