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68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珍珠球列入高校体育选修课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依托学校得以普及,得以弘扬.文章从民族学、文化学、民俗学等多个视角阐述了珍珠球运动的概念、特点、内容、分类及历史渊源,分析把珍珠球运动列入高校选修课的可行性及优势.  相似文献   
22.
段宝林,1934年生,1949年参军,曾在华东军区青年干校学习,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办公厅和华东作家协会机要秘书。195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8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在民俗学研究方面卓有成就。这里刊登的1954-1955年的日记是段先生从所记日记中选录的,选录标准是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北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精神面貌。[编者按]  相似文献   
23.
民俗与艺术     
民俗学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在这里我们主要研究民俗与艺术的关系,民俗学有其独立学科性质,这并不抹煞和其它学科的关系,所以民俗还有边缘学科性质,民俗与艺术的密切关系正体现了民俗学的这一性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4.
竹枝词是我国文学殿堂中的一朵奇葩,它高度真实地记录了中唐以来历朝历代的社会风貌,可谓一种珍奇的民间“档案”。除具备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之外,竹枝词还以其独特的内容题材而富有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其他学科价值,就其历史学价值而言尤为关键的是其社会史价值,足以“以诗证史”。晚清,随着西方文明的东来,古老的北京城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系列新式的交通方式从西方引进,北京城市道路建设也日趋完善,而新的交通法规愈来愈符合近代城市发展的要求,给北京市民的出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北京竹枝词中对此均有记载。将竹枝词作为一种档案史料,文化界已有先例,遗憾的是当前尚未有论著以此为视角探析北京交通的近代转型,本文以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的《中华竹枝词全编(北京卷)》为基础,拟用此独特的“档案”辅之以其他档案史料和文献,从传统到现代,全方位地考察清末至民国期间北京交通的变迁。  相似文献   
25.
本文认为 ,汪玢玲的民俗研究有勇于探索 ,敢为天下先 ;善用三种资料库 ;以东北区域民俗文化研究为基石 ,学术视野推及全国各民族 ,乃至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的三个特点。同时对汪玢玲的一些重要的学术著作作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6.
捧读徐华龙先生的<鬼学>,装帧精美的黑底封面上血红的"鬼学"二字赫然而立,很有几分威严和庄重的感觉.先生平日里为人十分随和,却又不是那种踩着别人的老路平平庸庸做学问的人,治学的精神如同这封面给人的感觉般踏实、严谨,多年的积累与探寻之下,总能提出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新观点乃至新学科.正如五年前他出版<泛民俗学>一书,将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游离于传统发展轨迹之外、却又具有民俗特征的新民俗现象一网打尽,许多传统民俗学无法解释的文化现象在"泛民俗学"的新观念之下统统找到了栖身之所.治学跟上了时代的步伐,紧紧追随了文化"创新"与"变异"的轨迹,新学科得以建立,正如同新民俗取代旧民俗一般成为形势的必然.……  相似文献   
27.
中国民俗学的发展与大学教育关系密切。民国初年的歌谣运动发端于北京大学,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民俗学进入中山大学学科体系,民俗学教学活动开始起步。20世纪30年代是大学民俗学教育的初步发展期,杭州等地的民俗学活动使民俗学学科意识和学科研究方法得到强化,民俗学课程在国内高校广泛开设。20世纪40年代以西南地区和解放区为典型代表的民俗学活动,促进民俗学学科继续向前发展,高校民俗学课程得以延续。民俗学在民国时期萌芽、初创和建设等关键过程中的不断积累,为新中国成立后学科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8.
研究中国古代的一些词语,有单纯从训诂人手的,也有结合考古或者民俗学资料进行探讨的。运用后一种方法,有时也会有特殊的收获,比如,我们追究航运资料中记录的“邪许”二字之义,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相似文献   
29.
概念解析民俗传播。传播学中的"传播"侧重横向的交流、交往,民俗学中的"传播"侧重纵向的传承,民俗传播是民俗学和传播学的一个交叉学科,所以民俗传播学中的"传播"应该是既有纵向的传承又有横向的交流、交往,所以民俗传播,就是指民俗的传承和交流。因为民俗有世代相袭的特点,而这就是民俗传播的一种方式,即传承,而民俗的传承又是一个动态的  相似文献   
30.
2010年12月25日,是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民俗学家、红学家顾颉刚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日。是日,由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中华书局出版的《顾颉刚全集》(以下简称《全集》)出版发布会暨纪念顾颉刚先生逝世三十周年学术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参与钞录校订《全集》20余年的顾潮女士回顾艰辛的整理、出版过程,感慨万端,几度哽咽,并为《全集》终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