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68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现代民俗学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汇集了多民族的历史文化内涵,融合各少数民族的艺术元素,形成多学科学术脉络。在高校民俗学课程改革工作中,应当立足当前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挖掘少数民族艺术元素所具有的表征意义和内涵,梳理相关领域对少数民族艺术元素的解读,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带领学生体会这些艺术元素所折射出的思维观念、象征寓意和文化内涵。基于此,文章主要围绕少数民族艺术元素,在民俗学专业课程改革中的运用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使各民族之间互相吸收艺术和文化特色,共创和共享文化和艺术成果。  相似文献   
62.
民俗不仅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集体性,而且具有突出的多样性和个体性。在同一民俗群体中,由于不同民俗主体其主客观因素的差异,造成同一民俗事象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当前民俗学的研究中应重视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63.
“互联网+”在当代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且在“非常时期”开展的“线上教学”则能在一定程度上维系课堂教学的连续性。不过,以理论教学为内容依托的“线上教学”并不利于“实践”课程的开展,而民俗学的“田野作业”恰是这类课程的典型代表。作为民俗学初学者走向民俗学研究的基础,线上理论教学之外的“田野”空间,虽可转移到“虚拟社区”和“家庭民俗学”,但“现场感”的缺失不仅会影响教师指导,亦会降低学习者对“田野作业”技能的把握。然而,现有田野和教学经验指出,如何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的线上模式,仍需深入思考。此外,“线上教学”并非时下才兴起的教学技术,故而对之应报以平常之心,如此方能在应对“非常”事件时,从容使用互联网平台。  相似文献   
64.
民俗学的角度看,方言词“倒灶”的本义是“毁坏锅灶”。我国民间有祭灶的习俗,灶神关乎人的饮食,又司察人的小过,夺减人的寿命,锅灶毁坏则意味着灾祸降临、家道衰亡,由此“倒灶”又引申出动词义“遇上不幸的事”、“衰败”、“垮台”,形容词义“倒霉”、“倒运”以及名词义“背时的人”、“倒霉的人”。  相似文献   
65.
虎头鞋是我国民间流传典型的一种童鞋样式,其形式特点因各地区不同的审美、习俗等而迥异,但其中蕴含的虎文化是相通的.虎头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虎头鞋的历史已无法准确考究,其深远的内涵值得我们去研究.  相似文献   
66.
民俗文化犹如一张无穷无尽的大网,会将地球人类的生存状态"一网打尽".民俗、民间文艺元素一旦跨入新闻实务与新闻学门槛,将为新闻学学术研究、也为民俗学学术研究,开辟一个全新而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67.
本文着重论述维吾尔民歌在民俗学中所处的位置,与此同时,阐明维吾尔民问歇谣对每一种维吾尔族风俗习惯和传统的渗透。  相似文献   
68.
珍藏岁月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10,(7):F0002-F0002
作者简介 孟宪明,河南杞县人,作家、民俗学家。1982年1月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现为河南省文学院一级作家,河南民俗学会副会长,河南省儿童文学学会会长,河南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69.
古代文学与民俗学关系密切,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民俗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作家生平经历、作品意涵等内容时,皆不应忽视民俗文化这个重要因素。在设计课程作业时,也可结合民俗学知识,布置相关作业题目。若能依此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可丰富学生对古代文学内容的认知与理解,可增强他们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也可改善当前古代文学教学存在问题的现状。  相似文献   
70.
在现代大学遗产教育中,数字化成为一种新工具,包括它的理念和产品。建立钟敬文工作站,以钟敬文的民俗学学说为理论基础,以数字化的方法,贮存、研究和传播钟敬文的学术文化成就,传承大学名师遗产,辅助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创新,展示中国民俗学者参与中国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建设的丰硕成果、民俗学学科点人才培养和国际学术交流的成果等,是一项有意义的探索。没有数字化,要完成这样庞大的方案,只是纸上谈兵;但在数字整合之后,这一方案已具有可操作性,数字化也因此可以被纳入现代民俗学的知识体系中,成为现代大学名师遗产的理念构成,同时成为民俗学的社会公共教育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