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3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正线作为绘画的基本表现手段,既可以单独地赏析,也可以在整体画面显现的气息中把玩,它是一种具有独立的哲学理念和审美理想的艺术语言。一笔即一个造型,在中国书法大字典中的"一"字是"一"字的沧海一粟,也是一个独立的造型。为什么这么说呢?所谓造型,一般都离不开轮廓、质感、量感等因素。概括地讲,线条的造型贵在整体凝练、浑然为一,能把物象的外在特征与内在本质通过主观感受融于画面的表现境界中,给人一种艺术上的享受。  相似文献   
22.
陈军 《文教资料》2013,(5):72-73,78
潘天寿是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大家,精于山水、花鸟,擅长指头画,对书法、金石、画史、诗词都有精深研究,其艺术思想、教学体系与艺术成就造诣独特,博大精深。文章从潘天寿的生活、思想入手,解析潘天寿的艺术,目的在于通过对潘天寿的艺术思想、创作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体化探寻,进一步明晰中国传统艺术特色,为当代艺术多元化发展的个性探寻指引方向,坚定信心,增强自主探究意识。  相似文献   
23.
著名画家、教育家吴玉田教授画集、诗草、文集丛书,现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深得潘天寿、邓白诸大师厚爱的吴玉田先生,积  相似文献   
24.
吕友者 《收藏》2015,(1):27-30
作为"现代四大家"之一的潘天寿,可称得上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声望的大师之一。其画作在当今艺术市场上的表现也呈现出强劲的势头。这源于他不以鬻艺为生的原则。即便偶有应酬也是不计较润格,多为馈赠,因此保证了其作品的质量。加之潘氏画作传世量较少,在拍卖会中每有其作品出现,多以高价成交。据统计,1994年潘氏作品平均行情约为3万元/平尺,2004年上涨至17.5万元/平尺,至2013年其作品的平均行情竟上涨至79.2万元/平尺,这较之20年前翻了20多倍。可以说,潘天寿的作品价位多年来一直稳健攀升。  相似文献   
25.
有记者问我与上代新闻人是否有代沟。我想起几年前在《新青年》的时候采访画家吴冠中,他说:潘天寿在的  相似文献   
26.
2011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完成改扩建工程之后.3月中旬首次推卅了“20世纪中国美术名家系列展——潘天寿、李可染、黄胄艺术展”。潘天寿、李可染、黄胄先生,都是在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有着杰出创造和重要影响的画家,都在各自领域有着传承和创新性的贡献,其为人为艺的璀璨人生,有着许多时代的印记,  相似文献   
27.
为了让更多家长和社会各界认识到生活中可利用的体育游戏材料,去年秋季,我们在潘天寿广场,利用广场的台阶与自然物,提供各种农具、废旧材料,让全园幼儿自主搭建、自主探索、自主游戏,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广场嘉年华活动。  相似文献   
28.
潘天寿是中国画艺术大师。本文根据新近发现的史料,阐述了潘天寿与雷婆头峰自然美的关系,潘天寿所创雷婆头峰寿者题款美的特色,以及雷婆头峰寿者的爱国精神和艺术业绩。  相似文献   
29.
【名人小传】 潘天寿(1897—1971)现代画家。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早年署阿寿、懒道人、心阿兰若等别号,晚年喜署颐者、雷婆头峰寿者等。出生于浙江省宁海县,7岁入私塾,兼习写字绘画。14岁进入县城的国民小学读书,临摹《芥子园画传》等。19岁考入浙江第一师范。毕业后回乡教书,常绘鹰、虎、松柏等富于力量感的作品。  相似文献   
30.
胡西林 《收藏》2010,(3):46-47
《长风白水图》是潘天寿26岁时的一幅指墨作品,作于1922年。此前的1920年,潘天寿从浙江省立师范学校毕业,因为经济的原因,本应继续深造的他无奈地返回了宁海老家,在小学母校正学高小当起了一名美术教师。一年多以后,经朋友介绍,又转入浙江孝丰(今属安吉县)高小任教。这期间,他与沈遂贞在当地举办了双人书画展,《长风白水图》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一幅“天惊地怪”(吴昌硕语)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