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3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徐国卫  陈根远 《收藏》2013,(1):18-19
他们多在1949年以前即以传统功力精深、画意别具一格受到当时画坛徐悲鸿、潘天寿等大家激赏。50年代以降,艺坛画苑春天不再,但五位画家凭藉对艺术的热爱,艰难探索,在批斗、抄家等今人难以想象的恶劣环境中,在全家混居一间几平方米的灰暗棚屋中,他们用画笔描绘着祖国山河的壮丽,寄托着他们心目中对鸟语花香的自由世界的向往,为古老的...  相似文献   
52.
史贝珂  郝杰 《今传媒》2016,(3):133-134
潘天寿,一位伟大的中国画大师和杰出的美术教育家,在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敢于从中国画内部发现问题,提出中西绘画两大系统说,认为中西绘画应拉开差距来保持自己的高度与阔度.但是个人风格,要有独创性,要融合时代精神与个人特色.他自信而坚定的民族特色论以及"借古开今"的艺术主张,体现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53.
20世纪中国绘画的发展受到了西方绘画的强烈挑战和冲击。潘天寿认为,中国画和西方画是两个不同的绘画系统,只有各自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才能开拓艺术的新境界。他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创造了雄放阔大、至显至奇的艺术风格,在绘画作品的用笔、着墨、构图和意境等方面都显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54.
潘天寿先生是现代中国画教学的主要奠基人。"为人生"而艺术,"中西绘画拉开距离"的艺术主张,是其艺术教育思想的精髓,是其一生艺术教育活动和创作实践的结晶,是其典范人格和民族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潘天寿先生视教育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将画画视为副业,而这往往为潘天寿研究者所忽视。正视和弘扬潘天寿的艺术教育思想,对当今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5.
20世纪,中国新式美术学校出现了教师艺术家的特殊身份。潘天寿早在20年代就进入新式学校从事中国画教学,深感传统国画面临着“被改造”和“被融合”的双重压力,危及生死存亡。面对挑战,他的应对策略是“拉开中西绘画距离”,在国画教学训练方面主张去契斯恰科夫素描体系;就具体方法而言,他在教学对话和笔谈中,通过传统中西绘画的对比,...  相似文献   
56.
程征 《收藏》2008,(9):168-169
“树黑深藏雨,山青半出云。”戊子春月,当代山水画家杜林用这句山水诗题其水墨画新作。一个“黑”字,让人想起潘天寿先生的画题:“雨后千山铁铸成”。画面虽未写“黑”字,却将厚重若铁的浓重墨豹同湿漉漉的雨后气氛相比兴,熔铸自然浩气之神韵于诗境。  相似文献   
57.
少年潘天寿     
潘天寿自幼温厚笃实,勤奋好学。他自7岁入村中私塾,就渐露绘画天赋。文章日课之外,喜欢写字,从写描红格开始,每天中午写一张,从不间断。下了课,他就拿出纸片描画一些山水花草。后来又描摹《三国演义》、《水浒》中的绣像,连乡里祠堂墙壁门窗上的彩绘人物、山水、花鸟,都一一记在心上,加以摹仿。元宵灯会和清明时节的灯笼、风筝、纸幡,更是他施展身手的好地方。虽然旧式私塾历来反对描描画画这类匠人的技  相似文献   
58.
59.
王犁 《报林求索》2009,(2):46-49
<正>"金心明的画究竟不好在什么地方?"当我们刨根问底深究到问题的另一端时,会更明晰自己想知道的东西。金心明的画太随性又太理性,这几年金心明的画一直在进步是肯定的,但这种进步一时半会儿又解决不了人自身的弱点。从金心明身上我经常反观自己,我一直认为自己内心深  相似文献   
60.
艺术大师拈针线 1944年,潘天寿先生从浙江来国立艺专任校长。他执掌艺专后,抓了两件事:一是聘请高质量的教师;二是抓学风,安定秩序。不久,学校面貌一新。师生久仰潘校长的画名,联名上书,请他在校内举办个人画展。50多幅画在图书馆展出,轰动了全校,甚至连隔江的中央大学不少人闻讯后不惮徒步十余里赶来参观!观摩时,同学们情绪亢奋。好几天聚谈的话题,不外“秃寿”、“懒寿”,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黑院墙里掀起“潘天寿旋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