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3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国学是中国特有的一门学科,它以儒家经典文献为主,兼及诸子百家"五四"以前的政史诗文著作为研究对象,在校勘、训释的基础上,阐释作品的积极意义并探讨学术思想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国学具有学术性、国家学术形象的代表性、研究对象不可更改的终结性等特点。国学与传统文化、炎黄文化、中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又保持互相的学科界限。  相似文献   
62.
本文为了揭示神龙的真相,通过对炎黄文化源流的探讨,寻找华夏龙文化的源头.文中用较大篇幅写了青海湖边的故事,西王母的昆仑神话,大致考证了周穆王西巡的路线及与西王母相会的瑶池之所在.还通过汉藏语比较释说了雷电云雨诸字之本义,从语言这个人类创造的文化信息的主要结晶和积淀中证明,龙的概念和名称由雷电分离而来,龙是雷电等自然天象被人们神化和物态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63.
"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源头在哪儿?13亿炎黄子孙的根在哪儿?请大家跟我来……"在黄陵县的黄帝陵里,每逢节假日,不管是在轩辕庙的参天古柏前、轩辕殿的黄帝像前,还是在桥山上,你都可以看到一些身着校服、戴着耳麦或手持话筒的"小小宣讲员"。  相似文献   
64.
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同胞和大陆的炎黄子孙是同宗同祖的.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浓浓的乡愁是剪不断的,台湾各个时期的作品针对这一主题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台湾同胞渴盼祖国统一和渴望回归故园的殷切之情.  相似文献   
65.
《历史档案》2007,(1):F0004-F0004
由《历史档案》杂志社原总编辑叶志如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馆员叶秀云伉俪合著的《石室文集》一书,近日由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66.
刘名远 《小读者》2011,(10):46-46
中国人自谓“炎黄子孙”。“炎”是炎帝,“黄”是黄帝。有典籍说,炎帝和黄帝是同胞兄弟,但这种传说比较晚出。炎帝又称“神农氏”。这个称号更鲜明地反映了炎帝神农氏对华夏民族的贡献。神农氏首倡了农耕种植。《吕氏春秋》记述:“神农之教日:‘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故身亲耕,妻亲绩,所以见致民利也。”  相似文献   
67.
主持人语: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都表明,中华民族真正脱离原始状态而进入文明的门槛正是在中原地区,中原文化因此被称为中华文明的主根主脉。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论述,深度挖掘中原文化厚重底蕴,深化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及重建中国上古史,据此推动炎黄文化学科化进程。由河南省社科联主办、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信阳师范学院炎黄学研究院承办的2022年河南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十一届)第六分会场,以“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根主脉主干主轴”为主题,于2022年9月25日在信阳师范学院召开。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进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光明日报》社、河北师范大学等单位及信阳师范学院炎黄学研究团队的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兹选取会议主旨发言部分专家的核心观点,组成本组笔谈,以期深入探讨中原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所发挥的特殊作用,以多学科整合而互补互益,推动炎黄学与中国文明起源、重建中国上古史研究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68.
<正>一当我们讨论历史文化的时候,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的一种观点受到普遍重视,这就是"轴心时代"的概念。轴心时代,是指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人类思想的一个蓬勃发展阶段,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也属于这一时代。毋庸置疑,这一时代的确是极为重要的思想文化传统形成时期。但是,对于有着连续不断悠久历史传统的华夏民族来说,在轴心时代之前,还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如何看待这段历史?如何从中总结出对我们今天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文化观念?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从雅斯贝尔斯的观点来看,他虽然承认"各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的特殊精神",但认为"中国  相似文献   
69.
何晓明 《寻根》2014,(2):4-9
炎黄文化的人格化代表炎帝、黄帝,本是古史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不见于甲骨、金文,在《诗经》《尚书》《周易》《春秋》里也不见踪迹。他们的形象,成型于汉代,距今不过两干多年。本文探讨炎黄文化的原始依据、象征意义与研究路径,不当之处,敬祈方家指教。  相似文献   
70.
博雅 《职业圈》2008,(28):80-83
2008年7月29日,炎黄艺术馆在经过半年装修之后重张开馆,“20世纪中国画大家——黄胄”展览同时亮相。展览由北京市文化局、炎黄艺术馆、中国民生银行和黄胄美术基金会共同主办,共推出黄胄精品51件,涵盖黄胄艺术发展不同时期的代表性风格,从黄泛区写生到少数民族歌舞,从脍炙人口的毛驴到各式动物家禽,无不气运生动,充满了鲜活的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