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7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贴画风波     
最近.班上的孩子活动状态不是很好,显得很躁动。我采用了多种办法:口头表扬、讲道理、批评等,但效果都不明显!于是我想到了用物质奖励的方法,又寸表现好的孩子给予一点小小的奖励,即贴画。不要小看这小小的贴画,它又寸孩子的吸引力可不小!可也就是这小小的贴画,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相似文献   
62.
我们学校要求每个教研组在一学期内推荐一名教师上一节公开课,这一学期全校6个教研组竟有3个组因教师不愿参加而迟迟不能确定人选,为此,学校制订了对公开课的奖励方案,即上公开课将与年终考核挂勾,由校长、教务处和各教研组长组成评委,对参赛教师评出一、二、三等效,并且按将其给予参赛教师一定的物质奖励,然而老师们对此还是没有什么积极性.  相似文献   
63.
著名教育家第多斯惠说“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的过程,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如何唤醒、激励和鼓舞孩子呢?口头表扬是我们教师经常用的一种直接而有效的方法,但随意性太大,容易显得空洞,也经常会有失效的时候;相对于口头表扬,孩子更喜欢物质的奖励,但经常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一是受经费的影响,二是长期这样,孩子会养成只贪求物质占有,忽视精神提升的习惯,这也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相似文献   
64.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把学习搞好,或者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经常用实物刺激孩子,以期达到目的。长此以往,孩子容易形成一种消极思维定势。物质奖励是必要的,但对幼小的孩子来说更应该注重精神鼓励。比如:要让孩子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待他守成后,家长右以给他讲一个故事作为奖励。  相似文献   
65.
新课程实施后的课堂,表扬声多了,物质奖励也多了。在重奖之下,课堂的确热闹了,但假性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奖品越来越贵,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我们不禁要思考:如何克服奖励的短效性,使它健康持久地发挥影响力呢?笔者在此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6.
正后进生,有时候我们更直接地叫差生。但有人说差生带有歧视性,好像一说差生就把学生贴了标签、定了性,便改称后进生。其实,后进生不也是一种标签和定性吗?语气似乎要缓和一些,但本质都一样,都是说某个或某些学生不优秀,一贯表现不好,成绩也很差。我们与其在叫什么上变着花样地发明称呼,不如在如何善待如何转化方面动脑筋。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谈到这类学生时,用的是难教儿童,  相似文献   
67.
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是很普遍的事情。为鼓励乘客让座,公交公司在公交车贴出"请您主动让座"等"爱心提示",并开辟"老弱病残孕专座",甚至还施行物质奖励。如湖南省长沙市公交公司推出"爱心让座卡",为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的乘客,可领取"爱心让座卡"两张,凭卡免费乘坐公交车2次;浙江省绍兴市公交公司出台"让座者凭卡可给公交IC卡充值5角钱"的政策;湖北省武汉市公交甚至推行了让座50次赠30元公交卡的举措。举措有奖的也有罚的。2008年7月2日,《郑州市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草案)》提请审议,草案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乘客乘坐公交车辆,遇有老、弱、病、残、孕等乘客,应当主动让座。违反第二款规定者,"公交司机有权拒载,对乘客经劝阻仍不改正的,城市公共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可处以50元罚款"在分组审议中,有人提出,乘公交让座属于道德范围,不应该有条例法规进行调整,更不应该处罚。随后,草案中"乘坐公交不让座可以拒载、罚款"的内容被删除。然而,此消息披露后,仍引发了读者和网友热议。  相似文献   
68.
说起奖品,有哪个人不喜欢?对学生而言,能得到老师的奖品更是一件乐事。如今不少教师都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奖品上“大作文章”。有的教师为了学生配合他上好一堂“表演”课,奖给学生贴纸、卡片等小礼物差不多花了半节课时间。整堂课看起来轰轰烈烈,然而牵引学生的心不是老师,不是知识,而是那些令他们着迷的奖品。奖品的诱惑力真的如此之大吗?  相似文献   
69.
奖励的思辨     
曾有媒体报道,某海洋馆中有一条重达8600公斤的硕大鲸鱼,能跃出水面6.6米,为观众表演各种动作。面对这一奇观,有人问训鲸师,是怎样创造这个奇迹的。训鲸师讲述了训练的过程:最初,他们把一条绳子固定在水下,然后,诱导大鲸鱼从绳子的上面游过——它每游过一次,都会得到奖励或赏识,要么喂它鲜鱼,要么给以亲昵的抚摸。当鲸鱼慢慢地把从绳子上面游过变成习惯时,他们就会把绳子再稍稍升高一点,这样不至于让鲸鱼因难以跃过绳子而沮丧……如此经年累月地训练,大鲸鱼最后竟能跃出水面6.6米!显而易见,奖励和赏识是引鲸跳高的真正秘诀。由此,不少为人父…  相似文献   
70.
工作了近十个春秋,我也曾多次对学生进行过象征性的物质奖励。但是,往往在实行了一段时间后,就感觉到自己有些捉襟见肘、丝毫没有招架之力了。因为我不是班主任,没有自己的班级活动经费;我不是大款可以一掷千金,我只是一名收入不多的普通“农村”教师。“穷”则思变,我该怎样在最经济的情况下给予学生最恰当的奖励呢?于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暴露出来的一些语言贫乏、思维狭隘等弱点激发了我的灵感,我“发明”了,自己独特的奖励法——视听奖励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