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10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2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总政治部的批复,《解放军画报》从2006年7月起改为半月刊,这是军画报一个历史性的变革,是军画报办刊思想、编辑理念的一次创新。  相似文献   
132.
柳军 《军事记者》2007,(6):10-12
2006年7月1日,《解放军画报》首次以半月刊的形式,在实施大幅度改版后以新的面貌与广大读者见面。 在军委首长的亲自倡导、解放军报社领导的直接指挥下,《解放军画报》这次改版是创刊以来调整幅度最大的一次改版,新的办刊定位和宣传效果受到军内外读者与业界同行的认可,好评纷至沓来,订数明显攀升,让画报同仁们长出了一口气。  相似文献   
133.
一、专题摄影知识性 画报专题摄影有自己独特的形式,多年的实践给摄影下了这样的定义:用照片写成的章,用照片写成的诗,用照片写成的散,用照片描绘生活的故事,用艺术体裁展现主题思想,反映历史、人、地理、环境等各种化氛围。使读通过照片吸收更多知识。如1999年第三期《山西画报》用历史和现代照片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4.
陈娟 《文教资料》2014,(15):60-62
图像是“意义”的“生产”与“交换”的载体,是意义构成和传播的十分有效的媒介。对于图像意义的诠释,主要关注三个场域,即图像的生产制作场域、自身构成场域和传播(观看)场域。本文通过意义场域分析诠释晋冀鲁豫《人民画报》的图像意义。  相似文献   
135.
秋高气爽的日子最适合换行头拗造型。秋天未到,各品牌服饰的秋季画报却已经纷纷出炉。看着偶像们的缤纷服饰是不是也很心动。那就赶快参考以下画报打造自己的秋日Look吧。  相似文献   
136.
1884年,由美查主办,风俗画家吴友如主编的《点石斋画报》开始发行,一经出版就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时事新闻画报。至停刊时,《点石斋画报》已发行了4666幅新闻画。本文旨在从美术层面分析画报中对明暗、体积的表现,研究《点石斋画报》的画师们是如何融合中西绘法,为我们描述出了一个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晚清社会,希望其图像的表现手法和影响能为如今的新闻摄影作品和新闻图片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137.
一、儿童图画期刊的三个创意阶段 儿童图画期刊,是指以《幼儿画报》、《儿童画报》、《意林·儿童绘本》等期刊为代表、以儿童为读者定位的有文有图的期刊."文"主要是诗歌、童话、寓言、故事等, "图"主要是结合文字内容的图画.由于儿童读者年龄的特殊性,有文有图更适合他们阅读,因此儿童期刊往往强调文图并重.  相似文献   
138.
高洪波 《传媒》2015,(13):17-18
《幼儿画报》有一个特殊的团队——男婴笔会,这个团队由金波、白冰、葛冰、刘丙钧和笔者,我们5个人组成.这个团队的年龄加起来有340多岁,最年长的是金波老师80岁了,最年轻的白冰58岁,这样的团队为《幼儿画报》这本杂志服务了十几载.从2000年开始至今,已经走过了15年,15年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幼儿画报》的发行量也从当年的13万变成了现在的200多万,走过的历程有很多的体会和想法可以分享.  相似文献   
139.
运用文献分析考证法,对《点石斋画报》中两篇关于电报的图文进行分析考证。《电报飞传求保卫,星轺移指壮声威》一文,首次以图片配文的形式报道了李鸿章阅读关于朝鲜兵变电报的情形;《谣言宜禁止》一文首次报道"炼魂魄成气以传电报"的误解。《点石斋画报》的科技图画加上文字说明,以最直接的方式表明了,在电报技术引进之初军政上层和普通民众对电报技术态度的差异,以图像为主、文字为辅的传播方式,很大程度上减弱了传播过程中的阻力,开辟了科学普及的新道路,竖起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视觉信息传播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40.
《新闻界》2021,(7):83-94
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人逐渐接触摄影并开展了民族性的摄影活动。由于机械性和作为肖像记录的功能性,摄影最初被称为"照小像",不登大雅之堂。以刘半农为首的画意摄影倡导者,采用中国画论当中的"写意"传统对摄影进行了"雅俗"的判分,建立了以中国画论为基础的摄影理论,提升了摄影的艺术地位。但作为复制技术,摄影对艺术品原真性的消解本身就带有大众文化的特质,采用画论传统对摄影进行"雅俗"判分仍是将其禁锢于传统艺术中绘画附属者的地位。上世纪三十年代,在风起云涌的左翼思潮影响下,沙飞提出"摄影武器论",并在中共领导下创办《晋察冀画报》,开展系统的摄影实践,采用政治的"进步"与"反动"而非"雅俗"的标准判分摄影实践,完成了中国摄影史的一个重要转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